男、4岁
先天性不消退型血管瘤
介入治疗
2次
治愈
该案例为先天性不消退型血管瘤,出生后就有,随生长逐渐增大,皮温明显增高,通过介入栓塞减少术中出血,再次行外科切除,成功治愈。
一、初识患者
患儿是4岁男孩,出生后家长发现上左大腿外侧斑块,青紫色,一直以为是胎记,没有当回事,后随着生长逐渐增大,表面温度也越来越高,皮温枪测量为39.2摄氏度,高于正常皮温2度。按压疼痛感,表面红斑,周围青白相间,表面可见迂曲的紫色血管。家长一直希望能够解决孩子的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左大腿处偶尔孩子说疼痛,另外随着孩子生长,血管瘤处面积也越来越大,表面温度发烫,家长通过网上咨询,联系到我的团队。
我看过病人后,通过外观及病史,告知患者这是一种特殊的血管瘤,称为先天性不消退型血管瘤,NICH。目前治疗这种血管瘤可以采用微创介入栓塞的方式,但可能栓塞效果不满意,或者可能需要多次介入,也可以直接选择切除,但切除的问题是由于血管瘤血供极其丰富,切除时会出血很多,另外目前血管瘤巨大,很难一次性完整切除,可能需要分次才能实现完整切除,并且会留很长的瘢痕。家长经过考虑后,决定先选择微创介入的方式,如果效果不佳,再考虑手术切除。
二、治疗过程
患儿门诊做好术前检查后入院,第二天安排了介入手术治疗,通过造影可见左下肢动脉造影可见左大腿血管瘤病灶处由股动脉多条异常分支供血,病灶处异常染色。
微导管选入较大的供血动脉进行造影提示局部细小供血动脉迂曲,血管瘤处异常染色,可见引流静脉增粗显影。最后造影见血管瘤病灶处供血动脉及染色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