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数量快速增长,当发展至严重阶段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年美国新增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2万人,而至年每年新增患者均维持于11万余人。我国疾病情况更为严峻。
年王海燕教授开展“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该研究对全国5万名18岁以上成年居民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0.8%,估计我国现有成年CKD患者高达1.2亿,中期CKD(3期)患者有万人,已发展至需要替代治疗的患者有万。随着透析技术提升,肾衰患者寿命显著延长,经过十余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血液透析后,越来越多的患者面临透析通路耗竭的问题。
双侧上肢到处是切口瘢痕,经历十余次手术的比比皆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是自身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期患者重要透析备选途径,人工血管瘘可以在身体哪些部位做?下面就逐一介绍。01、前臂襻式是最常应用的术式。沿肘关节内下方横行px直切口,游离出肱动脉及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用人工血管与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端侧吻合,人工血管经皮下U型反转至肱动脉,行人工血管-肱动脉端侧吻合。02、前臂桥式人造血管与股动脉作端侧吻合,与大隐静脉作端端吻合;自体动静脉瘘静脉端狭窄或闭塞造成AVF失功,但动脉端搏动好,可行此术式。03、上臂桥式于肘关节内上方切口,游离出左肱动脉,搏动良好,于上臂内侧近腋窝处切口,找到与腋动脉伴行的腋静脉,该静脉直径约4mm,静脉肝素化后,切开静脉返血良好,再用人工血管与该静脉行端侧吻合,用隧道器将人工血管经皮下组织引至肘关节处肱动脉,将人工血管另一端于肱动脉行端侧吻合。04、上臂襻式根据上臂内侧肱动脉搏动处,沿肘关节内上方纵行px直切口,游离出左肱动脉及伴行肱静脉,用人工血管与肱静脉端侧吻合,人工血管经皮下U型反转至肱动脉,行人工血管-肱动脉端侧吻合。05、锁骨下襻式人造血管与锁骨下动脉作端侧吻合,与锁骨下静脉作端侧吻合。皮肤切口的选择锁骨中点至肩峰(同侧)连线下2-75px(约两横指)做横行切口,游离显露腋动脉、腋静脉。将6毫米PTFE人工血管与腋静脉以6-0Prolene线端侧吻合。乳头上方横形切口,使用隧道器形成一个襻式的隧道。06、下肢襻式在上肢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上肢内瘘建立失败,尤其上肢中心静脉狭窄导致无法建立内瘘时,下肢AVG仍然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于腹股沟股下方股收肌管走形处斜行切口,游离出股浅动脉及伴行股浅静脉,用人工血管与股浅静脉端侧吻合,人工血管经皮下U型反转至股浅动脉,行人工血管-股浅动脉端侧吻合。07、当上肢、下肢均无法建立透析通路下腔静脉通畅的患者,可以做锁骨下动脉-下腔静脉或髂静脉人工血管动静脉搭桥建立透析通路。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目前有肾移植和透析治疗,由于肾移植所需的肾源非常稀缺,所以我国以透析为主,透析治疗又可以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我国最常采用的是血液透析。透析治疗对于患者及其家庭影响重大。随着透析技术提升,肾衰患者寿命显著延长,经过十余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血液透析后,越来越多的患者面临透析通路耗竭的问题。最新的数据显示,陈香美院士在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年学术年会上公布了截止年12月底,从CNRDS中导出的中国血液净化数据:血液透析患者人,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患者,新增腹膜透析患者。图文来源:车前草血液净化中心,转载非商业用途仅供交流学习
该文章不构成医学建议,仅用于提供信息。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欢迎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好看”;或者推荐给身边更多需要的人,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一如既往,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内容!本期荐读(点标题可阅读)
“生命线”之早期内瘘启用期首次穿刺的护理重点
优化新建动静脉内瘘启用前十次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对其预后的影响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
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护理要点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护理技术——细述动静脉直接穿刺的那些事儿!干货~
投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