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么漂亮的肝血管瘤影像图解吗太漂

北京酒渣鼻十佳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114/8590068.html

I–典型小血管瘤

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良性病变,在正常受检者中发病率在0.4%至20%之间,女性占优势。男女比例约为1:5。尸检研究表明,许多血管瘤很小(约5mm)。因此,肝血管瘤的实际患病率可能超过影像学研究发现的数量。在影像学检查中,血管瘤通常是偶然发现的,也可能是在(结肠直肠)恶性肿瘤的分期中发现的。在普通US和平扫CT上有时难以发现较小病变。

MR影像学;

在MR成像中,小血管瘤具有特征性表现。MRI比CT更具特异性,血管瘤在T1上显示为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为中度-高信号。血管瘤与囊肿一样,在长TE值(ms)的序列上保持高信号。大多数小血管瘤在动脉和门静脉期表现出典型的外周结节样(或不连续环状)强化。病变越小,增强的外周结节越小。在延迟期,大多数血管瘤的造影剂保留时间要比周围的正常肝脏组织长(图1–3)。T2加权图像上较高的信号结合周边结节状增强是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因此,MR成像对小病变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部分研究表明,通常90%至94%的患者可以通过MRI进行准确的诊断。

鉴别诊断:

典型的小血管瘤具有典型的T2高信号结节且周边结节样增强。对于非典型病例(信号强度或增强模式不是很典型),需排除化疗或黏液转移。很小的血管瘤可能在动脉期显示出整个病变的(快速)增强,并可能引起动门静脉分流,需和早期增强的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图I1.小血管瘤。T2压脂:血管瘤对比肝脏呈明显的高信号。T1:血管瘤相对低信号。ART:血管瘤通常显示周围结节增强(箭头);DEL:血管瘤显示完全均匀的增强。

图I2,较小血管瘤典型的MRI表现。A:轴位脂肪抑制的T2-wTSE图像(T2fatsat):血管瘤呈高亮电灯泡征。B:轴位同相位图像(同相T1):血管瘤相对肝脏低信号。C:动脉期轴位图像(ART):血管瘤显示典型的周围结节增强(箭头)。D:延迟期轴位图像(DEL):血管瘤显示持续的均匀增强。E:轴位SSTSE图像(TE=ms)(SSTSE):血管瘤仍然很亮,表明它是非实性的。F:轴位in-phase和摄取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SPIO后为T1阶段)后的相图:由于SPIO被肝脏的枯否细胞吸收而引起的T2*作用,Gd增强的血管瘤在稍低信号肝脏中显得更亮。G:轴位TSE图像(SPIO后,T2压脂):与肝脏不同,血管瘤不包含库普弗细胞,并且保持明亮。H:冠状位,动脉延迟相图像(DEL):血管瘤显示持续的均匀增强,边缘锐利(箭头).

图I3。小血管瘤的MRI表现。A:轴位SSTSE图像(TE=80毫秒):在膈下位置可见明亮的血管瘤。B:轴位SSTSE图像(TE=毫秒):血管瘤由于液体含量高而保持明亮高信号。C:轴位动脉相图像:血管瘤主要表现为外周结节样增强,几个点处分开并显示为断环(箭头)。D:轴位延迟相图像:血管瘤显示出完全均匀和持续的增强。

II–中等大小血管瘤(带病理学描述)

MR影像学:

在MR成像中,中等大小血管瘤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和外观。这些病变常具小叶,边缘清晰。MRI比CT更具特异性,并显示血管瘤在T1上为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为中-高信号。中等大小血管瘤在长TE值(ms)的序列上保持高信号。大多数病变在动脉和门静脉期显示典型的周围结节性增强。在延迟期,病变内增强的部分比周围正常肝组织保留的造影剂时间更长。血管瘤一般会完全填满,但典型血管瘤诊断并非必需。T2加权图像上较高的信号结合周边结节状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图1–3)。在非典型情况下,延迟扫描造影剂充填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对于典型的中等大小血管瘤,T2信号高且周边结节状增强具有诊断意义。对于非典型情况(如果信号强度或增强模式不是很典型),需鉴别诊断液体含量高的实体或其他血管病变。这些可能包括已治疗的恶性肿瘤或粘液性转移,包括极少见的血管肉瘤(可能在T2加权图像上显示出重叠的特征,但在T1加权图像上出现低信号纤维化和出血的高信号;外周结节增强可能不会向中心进展;当出现这些不正常的迹象应该考虑到该病的可能,并且应该对病变进行随访或活检)。

病理学:血管瘤切缘可呈微小分叶状改变,通常显示较大的血管间隙。在组织学上,血管瘤显示巨大的海绵状血管间隙,内衬一层单层内皮细胞,并被各种纤维化组织和炎性细胞(肿瘤基质)隔开。

图II.1。血管瘤,线图。T2压脂:血管瘤相对肝脏呈明显的高信号。T1in-phase:血管瘤对肝脏呈相对低信号或无明显差异;ART:血管瘤通常在动脉期中表现出周围结节增强。DEL:血管瘤完全增强并保持持续强化。

图II.2。典型血管瘤的MRI表现。轴向脂肪抑制的T2-wTSE图像(T2fatsat):血管瘤呈分叶状高信号。B:轴位向同相T1-wGRE(同相T1):血管瘤对肝脏相对低信号。Gd2DT1-wGRE后C:轴位动脉期GRE图像(ART):血管瘤显示典型的周围结节性增强。D:轴位延迟相GRE图像(DEL):血管瘤显示整个病变均一性增强。E:轴位T2-wSSTSE图像,TE为ms(SSTSE):血管瘤重新在较长的TE上呈高信号的电灯泡征,这对于非实性病变(如囊肿和血管瘤)的典型特质。F:轴位反相位2DT1-wGRE图像(T1相反相位):与肝脏相比,血管瘤呈低信号。G:动脉期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外周结节增强(箭头)。H:从延迟期的轴位图像显示血管瘤均匀增强,轮廓呈叶状(箭头).

图II.3。血管瘤,绘图和病理学。图纸:血管瘤由被肿瘤基质隔开的血管空间组成。B大病理学(不同患者):血管瘤呈叶状,边缘清晰,血管间隙大。C显微照片显示由纤维化和炎性细胞(肿瘤基质)分隔开的内衬单层上皮细胞的大量海绵状血管结构。H&E,×。D显微照片更详细地显示了血管间隙和肿瘤基质。H&E,×.

III巨大血管瘤

巨大血管瘤比较小的血管瘤少见。巨大血管瘤的确切定义尚不清楚。大多数报告认为大于6cm的病变是巨大的血管瘤,而有些报告则认为直径10cm为标准。巨大的血管瘤通常可表现出临床症状和体征,从轻微的腹部不适到威胁生命的自发性破裂不等。常伴发压迫周围的血管和胆管的继发临床症状。

MR影像学:

在MR成像中,巨大的血管瘤表现为较大的占位性病变,边缘清晰,在T2加权序列上主要是高信号,在T1加权序列上是低信号,在动脉和门脉期可见不规则的周围结节状或火焰状增强。通常可能会出现一个或多个中央疤痕,中央疤痕可表现为高亮信号。病变常常表现为持续不断的渐进性增强,中央疤痕未增强(甚至在注射后5-10分钟后)。中央瘢痕由较少细胞和血管的粘液样组织组成。可能包含一些血栓或纤维化样病变,在T2加权序列上呈较低信号,增强程度有所不同(图.1–3)。

鉴别诊断:

(1)体积较大(6cm);(2)T2信号高,中央疤痕更亮;(3)不连续的周边增强,增强部分逐渐扩大并合并;(4)延迟期持续增强,边缘清楚。巨大的血管瘤可能与其他原发性肝脏疾病(具有中央疤痕)和继发性肝疾病有部分重叠特征,这些病灶可能会表现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例如卵巢癌肝弥漫性转移瘤。在非肝硬化患者的CT图像上,巨大血管瘤可能与肝细胞癌表现类似,需纳入鉴别诊断范畴。

图III.1巨大血管瘤线图,显示中等大小的中央疤痕。T2脂肪抑制:巨大的血管瘤相对肝脏呈高信号,中央疤痕较亮(*);T1同向位:血管瘤相对肝脏呈低信号,中央疤痕颜色更深(*)。ART:血管瘤显示周围结节样增强;DEL:除了中央区域(包括中央疤痕)以外,巨大血管瘤大部分都得到了增强。

图III.2巨大血管瘤典型的MRI表现,轴向TSE图像(T2压脂)显示中等大小的中央瘢痕,巨大血管瘤呈叶状分布,对比肝脏明显高信号,中央疤痕信号更高。B:轴位同相图像(T1同相):血管瘤相对肝脏呈低信号,中央瘢痕更低。C:轴位动脉相图像(ART):血管瘤显示周围结节增强。D:轴位延迟相位图像(DEL):显示巨大血管瘤除了中央瘢痕部分,其余病变均一性持续增强。E:轴位脂肪抑制的T1-wGRE图像(T1fatsat):肝脏血管瘤边缘清晰。F:轴位反相位图像(T1反相位):不存在脂肪浸润。G:血管瘤的冠状SSTSE图像(SSTSE),具有较高的信号中央疤痕(箭头)。H:冠状位动脉延迟相图像(DEL)显示未增强的领结状中央疤痕(箭头)。

图III.3血管瘤,具有非典型特征的巨大血管瘤(另一位患者)。轴位TSE图像(T2fatsat):巨血管瘤包含一个看起来混杂信号的区域(箭头)。B轴位SSTSE图像(SSTSE):血管瘤显示出明亮的偏心(“中心”)疤痕(*)。C轴位延迟相图像(DEL):大多数病变表现出持续的均匀增强,包括T2处的异质部分(箭头)。D冠状位动脉延迟相图像(DEL):病变大部分显示均匀的持续性增强。

未完待续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bxgl/6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