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宝爸宝妈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身上并没有胎记,但在一周后宝宝身上竟然出现红斑,并且增长迅速,这是怎么回事?“红色胎记”是否需要处理呢?在此,向大家科普什么是婴幼儿血管瘤。
什么是婴幼儿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4,它的形成是由于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以及内皮细胞自身转化的异常,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病变的增殖期一般发生于出生一周至一年左右,随后出现持续数年的消退期,5岁以内大约50%的婴幼儿血管瘤可自行消退,但部分患者仍存在远期继发畸形。
既然会自行消退,还需要治疗吗?
虽然大多数的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但某些体积较大、位置较深或重要部位如眼周、鼻、气道等的血管瘤若迅速增长会引起弱视、压迫气道或瘤体破溃出血,严重的甚至影响生命。而未经治疗的瘤体自行消退后常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并发症,如皮肤及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皮肤松弛、组织萎缩、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及各种畸形改变,对组织及器官产生不可逆的功能、美观的破坏。为了避免血管瘤导致的各种损害,家长们应在发现后医院,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专业评估、诊断及对症治疗。
什么时候治疗最好?
宝爸宝妈们可能会疑惑宝宝还小,什么时间治疗才好呢?
答案是越早越好!最好能在瘤体快速增殖前行干预治疗。
若是早期未予重视,瘤体已经增大了怎么办?
哪怕血管瘤已经进入快速增殖期、消退期或消退完成期也不算太迟,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快速增殖期的血管瘤是否需要及时行手术处理,消退期与消退完成期瘤体产生的畸形破坏能否通过整形手术及时修复。
在此建议就医要趁早!趁早!趁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早一日行干预治疗便能早一日减少血管瘤带来的损害。
如何治疗?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主要以局部外用和系统用药为主,辅以激光或局部注射等,必要时行手术治疗,以达到控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瘤体消退,减少瘤体残留物的治疗目的。
治疗方法:
1.口服药物系统治疗:口服盐酸普萘洛尔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疗法。系统治疗需完善心脏超声、心电图、血常规等化验、检查,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用药。
2.局部外用药物:外用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乳膏)、5%咪喹莫特。比较适合于比较表浅的皮损。
3.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博莱霉素。主要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深在或明显增厚隆起的皮损。
4.局部脉冲染料激光:常用于比较表浅、毛细血管扩张等情况。
5.外科手术:在改善外观、快速去除病灶、美容性重建、及改善功能障碍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是治疗复杂性婴幼儿血管瘤的必要选择。
6.观察随访:非重要部位,体积不大,生长缓慢的病灶,可随访待其消退。
血管瘤的分类
年,JBMulliken首次提出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方法,将此前传统意义的“血管瘤”(vascularanomalies)重新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在最新的年ISSVA(国际血管与脉管畸形研究学会)发布的官方权威分类指出,推荐单用血管瘤(hemangioma)时,单指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婴幼儿血管瘤分为表浅性、深在性、混合性、网状型/顿挫性/微增生性。
根据血管瘤治疗指南,又将血管瘤分为低风险组,中度风险组,高风险组。
总之,发现血管瘤不必过度担心,医院专科就诊,由专科的医生充分评估后,根据具体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才是明智之举。
科室简介:
我院整形外科现有医师10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6名。近20多年来,整形外科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在美容、再造整形、体表肿瘤切除及显微外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如:面部年轻化、综合鼻整形、先天性巨痣及体表肿瘤切除与修复、疤痕的综合治疗、先天性畸形如耳廓再造、泌尿生殖系整形、两性畸形手术,以及创面修复等,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住院患者数量、手术难度、覆盖范围等均位于国内领先水平。专科特长:(1)眼周及面部年轻化;(2)综合鼻整形、各种鼻畸形的修复;(3)疤痕的综合治疗;(4)先天性巨痣及体表肿瘤切除与修复;(5)先天性畸形如唇畸形、小耳畸形;(6)各类私密整形,包括尿道下裂,隐匿型阴茎,小阴茎,阴茎缺损,先天性阴道闭锁,两性畸形的手术治疗以及男女变性手术等;(7)创面修复等;(8)激光除皱、祛疤等。
中医院整形外科团队在张金明主任带领下始终为您的健康与美丽保驾护航。
欢迎咨询中医院整形美容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