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通讯员赵梦昕王倩
五旬女子做完结肠癌手术半年,又发现肝脏上长了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放射科医生联手,在CT的精准引导下,用微波“烧死”肿瘤细胞,实现肿瘤原位灭活。目前,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已出院回家。
50岁的罗女士(化姓)于半年前做了结肠癌手术,近期复查时,医生发现肝脏右后叶新增一结节,直径约1.5厘米,很可能是转移性病变,需尽快手术。听到这一结果,罗女士犹豫不决,她担心自己刚做完手术,身体可能会吃不消。医院肝胆外科徐俊主任评估后,建议患者通过介入消融治疗“干掉”肿瘤,这种方式相对外科切除更微创。
当天,徐俊联手介入放射科医生陶俞安共同手术。在CT的引导下,徐俊对肿瘤病灶精准定位,并将微波消融针经皮肤穿刺直接进入肿瘤病灶。微波在局部产生高温,在短时间内杀灭肿瘤细胞。
手术用时不到1个小时,再次复查CT发现“祸根”已被彻底损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当天,罗女士便能下床活动、正常进食。
术前、中、后CT可见肿瘤被消融
“CT引导肿瘤微波消融治疗,可不开刀原位‘灭活’肿瘤。”徐俊介绍,微波消融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是将微波能量聚焦在肿瘤组织上,使局部组织快速升温至60℃以上,通俗理解就是快速“烧死”癌细胞。坏死的肿瘤组织可逐渐被机体吸收,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肿瘤被原位灭活,但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极少或不受损伤。”徐俊解释,手术在局麻下完成,可一次完成活检和治疗,消融时间短,也更微创,利于快速康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肿瘤微创消融治疗发展迅速,是未来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
哪些人适合微波消融治疗?徐俊介绍,若实体肿瘤直径≤5厘米,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拒绝外科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肝内转移的治疗,尤其是肿瘤直径<3厘米的肿瘤,有望达到完全灭活。需注意的是,微波消融治疗也有禁忌症,由医生严格评估。
据悉,这一技术在医院成熟开展,在治疗3厘米以内的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以及肝囊肿、肝血管瘤等领域,让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