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三科新技术介绍下肢血管病变介入腔内治疗

我院外三科现已形成在多年中西医综合治疗下肢血管病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新近开展下肢血管病变介入腔内治疗术,主要包括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下肢血管支架术。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下腔静脉滤过器(inferiorvenacavafilter,IVCF)是为预防下腔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近年来滤器的设计经过不断改进,已达到既能截获栓子,又能保持下腔静脉通畅的效果,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1.下腔静脉、髂股静脉及下肢深静脉内存在游离、悬浮的较大血栓。

2.下腔静脉系统内存在血栓,但伴有抗凝治疗禁忌证,如明显的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3.已经发生肺栓塞并有可能再次发生肺栓塞者。

4.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

5.老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

6.各种血栓清除术前。

7.骨盆及下肢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者。

8.感染所致下腔静脉内脓毒性血栓栓子。

二、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下肢血管支架

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

1、短段动脉狭窄或闭塞

2、髂、股动脉狭窄伴远端血管闭塞,行髂股动脉成形术后有利于远端肢体的侧枝血供形成。

3、跨狭窄压差20mmHg。

4、血管搭桥术后吻合口狭窄或搭桥血管狭窄。

5、外伤后血管狭窄。

三、下肢血管支架术

1.PTA失败或发生急性闭塞的病例;

2.闭塞后再通;

3.PTA治疗后效果不满意,狭窄仍50%

4.PTA后再狭窄;

5.PTA后出现夹层或假性动脉瘤合并真腔狭窄者;

6.短段或长段狭窄;

7.有钙化的病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ss/5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