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摸上去会感觉斑块微微凸起,系真性血管肿瘤,由中胚叶的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生长缓慢,很少恶变。
常在新生儿期出现,2~3个月后即进入增生期,瘤体迅速增大,8个月至1岁左右停止生长并逐渐退化,消退率可达98%,半数在5岁内完全消退。病变从增殖期到消退期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入消退期的前兆是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质地变软;瘤体色泽由鲜红色向暗灰色转变,瘤体逐渐消退缩小。但其病理机制一直不清楚。
既往认为血管瘤毋须治疗,待其自然消退或退化。尤其是早期症状还不严重的时候家人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是胎记不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等待其自行消退,省钱、省时、又省力还可避免治疗带来的痛苦。
错
目前的观点是积极的不干预,即主动与患儿家长讨论病情,传授关于血管瘤和治疗相关的知识、治疗的指征、治疗的类型。随访,密切观察和定期摄像来监测血管瘤非常必要的。通过照片回顾血管瘤的消退过程对家长是有帮助的。
如果血管瘤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不在暴露部位,可待其停止生长后自行消退。
在以下情况时接受药物、加压包扎、激光、手术等治疗:
①血管瘤发生于颜面及四肢皮肤,生长速度较快,又严重影响美观;
②大面积血管瘤伴触痛、出血、感染或溃疡;
③影响患者生命功能,如影响进食、呼吸、吞咽、听力、视力、排泄或运动功能等;
④伴有严重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合并高输出量充血性心衰;
⑤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ICH);
⑥病变侵犯面部重要结构,如眼睑、鼻、唇、耳廓等。但任何治疗都不能像自行完全消退那样令人满意。
有研究发现,在6岁以前能消退的病变,约62%的患者在瘤体消退后可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但在6岁以前不能消退的病变,约80%的患者在血管瘤消退后出现面部瘢痕、皮肤过多、毛细血管扩张。需要对消退后的血管瘤病灶进行二期整形。
因此,认为病损在出生后几年内将完全消失的观点是错误的,易产生误导。
在重新评价对血管瘤采取等待观察策略时,必须考虑到近来的医学发展,等待观察只会加重病情或出现一些病发症,因为以往的条件,几乎别无选择。近十几年的医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血管瘤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