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干货危害最大的老年血管病是什么中国老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系龄人总第九期讲座(老龄健康第三期)回顾

全文共字,阅读约需8分钟

导读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高达1.5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引来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注。在《健康中国行动(—年)》中,国家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纳入了十五个重大专项行动之一,而老年人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防治群体,需要在医疗结构和家人的帮助下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系龄人在本次讲座中邀请到了郭建明博士,现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为我们讲解了对老年人群体危害最大的三种血管疾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其次,郭建明博士还分享了近10年海内外心血管领域的技术进步,以及现阶段心血管科室在所面临的一些临床挑战。最后,郭建明博士介绍了未来在防治方面会遇到的机遇,以及创新转化的热点。

讲座大纲

危害最大的老年血管病有哪些?

近20年国内治疗方法的转变

如何预防老年血管病

现阶段所面临的临床挑战

未来的机遇和创新

问答环节(体检、血管微创手术、动脉硬化治疗、饮食建议、数据库建立)

一、危害最大的三种老年血管病

1.颈动脉狭窄。在国内,很多上了年纪的脑梗病人都是由于颈动脉狭窄而导致的。很多人在颈动脉还没有完全闭塞的时候,并没有任何脑缺血或者头晕之类的症状。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如果不及时发现颈动脉狭窄的话,一旦出现脑梗,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建议,上了65岁的老年人,每年需要做一个颈动脉和脑血管的超声。

2.腹主动脉瘤。发生率比较低,但危害非常大。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导致主动脉出血量很大。如果平时老人有肚子疼的情况,建议做一个腹部超声来排除主动脉瘤的情况。

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发生率很高,但很多人并没有到需要进行手术的地步。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多见,另一个常听的名字是“糖尿病足”。如果老人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指患者每走了数百米左右后,出现单侧臀部或下肢固定位置的酸痛不适,停步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仍可继续行走,再走相似的距离后,上述过程和状态再度出现),证明他/她已经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情况,医院做一个下肢动脉超声。

二、近20年国内治疗方法的转变

随着下肢缺血的病例变得越来越多,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年起,郭建明博士所在的医院血管外科的腔内治疗数量首次反超传统的开放手术(见图1)。特别是近几年来,下肢缺血的腔内治疗比例更是大幅度的增长,几乎完全代替开放手术。在国内,医院也在实施外科手术“微创化”,使伤口最小化。

图1:下肢动脉缺血治疗方法(年-年)

*数据来自医院血管外科

表格1.年和年手术对比

图2:下肢动脉缺血后期截肢率(年-年)

*数据来自医院血管外科

三、如何预防老年血管病

图3.预防老年血管病的建议

四、现阶段所面临的临床挑战与解决

1.手术存在支架内再狭窄(ISR)风险。ISR指支架内全程和/或支架两端5毫米节段内管腔丢失,导致管腔狭窄程度大于等于50%,需要靶病变或靶血管血运重建的症状性再狭窄。

解决方法:针对ISR问题,可通过TurboHawk斑块切除系统:导丝通过导管输注进去,与斑块形成一个角度,保证导丝可以贴合到病变上,通过推动不停转动的导管(类钻机)将增生的内膜进行打磨处理。该方法简单、微创、有效。另外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冷光源激光,适合处理钙化或闭塞病变。一般导丝比较难通过的钙化程度重的病变,通过激光将坚硬组织打碎,再通过导丝送化疗药至病灶处。

图4.导管照片

2.患者血栓,血栓的存在增加手术难度与风险,血栓质软,用刚性手术器械直接提取操作较为困难。此外,颈动脉处的病变较易被忽视。

解决办法:针对血栓问题,静脉血栓的处理装置应用到伯努利流体力学原理,高速水流附近会形成低压,先通过高速水流打碎血块,形成的低压将血块吸入导管的孔中。至于动脉,由于动脉压力大,需通过血栓ROTAREX血栓处理装置,功率相对更大,专用导丝先通过血栓病变,通过高速旋转将血栓打碎,再通过弹簧装置将其吸出体外。红细胞打碎进入外周血液可引起血红蛋白尿,但易被代谢。对于颈动脉狭窄,身体条件允许,首选内膜剥脱手术,更彻底,因为支架在撑开时有可能会将液性脂质挤出来,造成远端栓塞即脑梗死。

3.严重下肢缺血病人无法进行搭桥,也无法耐受介入手术,面临截肢风险。

解决办法:针对下肢缺血重难以耐受手术。日本年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我国于年完成首例。我国有严格的干细胞准入制度,手术过程并不复杂,有文献对其十年疗效进行了发表,手术效果比较理想。

图5.干细胞准入手术相关文献

4.实验室检查可否更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答:辅助检查能起到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关口提前的作用。医院可筛查易栓症,表现为蛋白C、蛋白S或抗凝血酶Ⅲ等指标偏低,此时建议平时预防性地服用抗栓药。基因检测价格有些高昂,但能起到根据基因推荐药物的作用,适用欧美人的药物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目前尚无十分完备的血流情况评估法,但血流情况评估的未来可期。

五、未来的机遇和创新手段

手术器械方面,国内的导丝质量较为一般、做工相对粗糙,而进口导丝可头端根据不同病变有不同螺旋样金属附着。我国在精细工业方面仍需努力。

图6.国内外导丝对比

机器人介入手术,目前达芬奇等机器人手术已在神经外科等其他科室有所应用,血管外科手术十分精细化、个体差异大,机器人手术目前较为困难。MIT学者研发磁场引导导丝介入的方法,该方法对导丝柔韧性有较高要求。通过外部磁场变化进行导引,准确率比人工操作更高。该方法不用在X线下进行,医生可以不用穿几十斤重的防辐射服长时间站立。导丝头端加激光,通过激光进行治疗,打碎钙化程度高的病灶。

图7.磁场引导导丝照片

图8.磁场引导导丝原理展示

训练康复器材,真空负压舱,让病人腿放入负压舱,通过负压促进血运侧枝再生;另外还可通过电极进行使血运侧枝再生等。数据随访方面,国内尚无大的统一的数据共享中心。有大的统一数据共享中心能给医疗科研工作者提供很多方便。此外,未来可多多展开跨界合作,比如和材料界,以提高手术的便捷性及疗效。

六、问答环节

问题1:对于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多久做一次体检比较好?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答:体检建议每年做一次。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但其体检程度还不够。比如说,动脉超声的精准度对操作医生的水平要求比较高,所以医院、或者等级较高的血管超声中心来完成。另外,如果老年人身体条件允许(比如,无出血症状),可以考虑吃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问题2:像血管微创手术这种技术,现在在全国都可以做吗?还是在医院医院可以做?

答: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介绍一下血管外科的背景。血管外科的反战与社会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国内血管外科的起步较晚,大概90年代才出现。而真正的飞跃是在之后。这十年来,医院都有了血管外科这个科室。那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微创的技术基本医院都掌握了,做基本的手术都没有问题。但如果很复杂的手术,医院来完成。医院的医生可以分辨哪医院转诊,哪些可以在本院进行。所以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看手术的复杂程度,医院。

问题3:如果老年人已经出现动脉硬化,但还没出现狭窄、缺血、动脉瘤等情况,如何做好动脉硬化的治疗,以及对更严重疾病的二级预防?

答:首先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动脉硬化”这个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是个自然规律,并不能一昧地认为是病态。如果血管内沉积过多,导致了血管的严重狭窄或者闭塞,并且出现了远端缺血的情况,这个时候才需要引起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ss/5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