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与类风湿区别与检验项目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人物形象 http://www.feilvbing.com/sjzz/6098.html

前言

目前,除中、英、美三国使用“类风湿关节炎”病名外,法国、比利时、荷兰称之为慢性进展性多关节炎;德国、捷克和罗马尼亚等称之为原发性慢性多关节炎;日本则称之为慢性关节风湿症。

两者区别

定义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

病理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及免疫学的资计分析,认为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注意到病毒感染与本病也有一定关系。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主要特点

风湿性关节炎

(1)疼痛持续时间短。一般为12—72小时,最长也不过3周,而且多以大关节为主,如膝、肘、肩等关节。

(2)游走性疼痛。即一个关节的疼痛好转后或还未明显好转,另一关节又受到侵袭,发生疼痛。

(3)关节疼痛时伴有发红、肿胀、关节周围有压痛、拒按。

(4)对称性疼痛。病变可同时侵及双侧肢体的相同关节,例如双膝、双肘关节可同时发生疼痛。

(5)疼痛的同时,皮肤可伴有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

(6)疼痛可在多个关节同时发生。

(7)疼痛消退后,不遗留关节强直或畸形,关节功能可恢复。

类风湿性关节炎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8)据统计女性发病率是男性2.5倍。

实验室检验项目

风湿性关节炎

1、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ASO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抗O。抗O升高仅仅提示近期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至于有无风湿还需根据患者年龄和其他临床表现来判断。此外,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也可发现抗O增高。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

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过后(约1—2月)渐渐恢复正常。

3、关节液检查

关节液检查,常为渗出液。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重者可达80×/升(/立方毫米)以上,多数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4、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10×/升(即/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高达80一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5、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均为阴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1、类风湿因子(RF)

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很有意义,阳性率为60%--80%。但RF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指标,RF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而RF阳性也不等于就是类风湿关节炎,例如在正常老年人约有5%阳性率。

2、抗核抗体(ANA)

ANA是风湿性疾病的初步筛选试验,对风湿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因此,大部分风湿病人可出现ANA阳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90%——98%阳性。然而ANA阳性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慢性感染,肝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

3、ENA抗体

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ENA抗体)ENA抗体包括抗Sm,RNP,SSA,SSB,Scl-70,jo-1及抗核糖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狼疮(SC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R),硬皮病(SSc),干燥综合征(SS)和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HLA-B27

HLA-B27是一个遗传标志物,9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存在HLA-B27阳性。但需注意的是HLA-B27阳性并不意味着病人就是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一般认为,HLA-B27阳性有利于使我们更多地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然而,因为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达5%左右而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仅0.3%,即名HLA-B27阳性的个体中,只有3名左右可能是AS。况且AS病人中,还有10%左右为HLA-B27阴性。因此,单凭HLA-B27阳性不能诊断AS,而HLA-B27阴性也,不能除外AS。

5、抗心磷脂抗体(ACL)

ACL作为抗心磷脂综合征中的重要自身抗体,ACL阳性往往提示易发生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56%。抗心磷脂抗体与SLE密切相关,ACL阳性的SLE病人易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等症状。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但由于试验技术所限,ACL可出现假阳性,某些疾病如感染也可以导致暂时ACL的升高。

6、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ANCA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ANCA可出现二类抗体:①胞浆型(c-ANCA)或PR3-ANCA:主要与韦格纳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或MPO-ANCA可在churg-Strass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ss/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