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脑和手机,上班坐在电脑前赶工作、下班低头玩手机看视频成为普遍现象,久坐不动、压力山大成为职场人群的“通病”,多种疾病呈年轻化趋势,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
30岁着手防范高血压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3亿人,而且以每年万的数字在增加。医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兼病房主任和渝斌指出,高血压和年龄有关系,年龄越大,高血压发病率越高,尤其是在40岁以后。因此,要想在40岁以后不患高血压,就得在30岁的时候着手防范。
高血压的直接起始损伤对象就是动脉血管,身体哪里的动脉受损,哪里的器官功能就会出问题。因此,控制好血压才能保护好血管,也才能保护好心、脑、肾及眼。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除了遗传、年龄、性别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影响血压外,肥胖、精神压力大、抽烟、少运动、高盐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影响血压。和渝斌指出,预防高血压,可以先做到以下三方面。
1控制体重
现在许多患者35岁、甚至25岁血压就开始增高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超重或肥胖。因此,必须要适度减肥,控制体重。
2坚持运动
最好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如散步、慢跑、游泳,避免对肌肉塑型的乏氧运动,如用哑铃、拉力器等健身器械锻炼。
3有个好心态
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压力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排泄出口,如多与朋友聊天等。有的高血压病患者对长期用药治疗有抵触情绪,而情绪不稳容易导致血压难控制,需要注意防范。
莫跟风用药,不擅自停药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控制好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风险。
和渝斌教授特别提醒,每个患者的基础情况不同,用药需个性化。患者在用药时莫盲目追求高大上的药物,莫一味追求新药、特药;也莫跟风周围的患者,听说疗效好就自行换药;莫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反复;要坚信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方法,血压一定控制良好。
2月22日(周三)14:30-15:30,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时报联手打造的“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将邀请医院心肺血管中心和渝斌主任进行视频、图文直播,在线解答关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问题,期待您的参与。
专家简介:和渝斌,主任医师、教授,医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兼病房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高血压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血管病专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健康科普宣讲团专家讲者。
擅长:高血压病、心衰、冠心病、脂代谢异常、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一、二上午
提问方法:一、下载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进入“问诊”栏目进行提问。
在线问诊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进行!请大家务必下载APP提问。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