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30年,还好遇到你

老牌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医院了都说没法治,来到这里啥检查都没让我们做,董主任竟然当时就下了诊断说这病是血管球瘤,能治”,王阿姨的爱人侯叔叔用崇拜的口吻诉说着他们曲折的求医历程。王阿姨是山西人,于30多年前发现左足和左下肢触痛,疼痛向四周放射,遇冷热疼痛加剧,后来因疼痛出现左下肢活动受限,跛行,再后来出现活动后下肢肿胀。30多年的时间里曾辗转就诊于山西、北京、医院,其医院就去过十余家,看过骨科、皮肤科、中医科、血管外科等多个科室,但均被告知无法治疗,甚至还尝试过偏方,期间做过一次手术,但效果不理想。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坐立难安,每晚都是辗转反侧,想睡个安稳觉都是奢侈,晨起要坐至少15分钟左右才能勉强忍痛下床,一向坚强的王阿姨要靠止痛药来缓解症状,甚至有时要靠杜冷丁和吗啡来控制疼痛。后来王阿姨在网上看到医院有相关的治疗科室,就立即动身来到郑州,来到了才知道原来是美容科。但医生推荐医院血管瘤外科找董长宪主任,并且很坚定的告诉他说,“如果董主任看不了,就没人能看了”。他们随医院血管瘤科董长宪主任的门诊,门诊以“左下肢、左足多发血管球瘤”收治住院,董主任为其联系了超声科吴刚主任,通过检查,更进一步证实了董主任的判断是正确的,并对瘤体进行了精准的定位,由于瘤体多,分布散,超声检查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报告单就出了满满的两页,吴刚主任把每一处瘤体都清楚的标注出了位置大小,比邻的血管神经等,一共32个瘤体,还细心的做了编号1-32号,便于手术的开展。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和充分的术前评估,董长宪主任带领朱晓爽副主任医师和任腾飞主治医师等人于12月15日为王阿姨进行了“左小腿、左踝、左足多发血管球瘤切除术?任意皮瓣成形术”。手术从早上九点三十分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五十分,用时六小时二十分,32处瘤体逐一完整切除,最大的直径竟达4.7㎝,涉及的部位有皮下脂肪层、筋膜内、肌间隙、大隐静脉旁、跟腱、胫腓骨间隙、多处骨质表面,王阿姨这种多发血管球瘤,数量之多,体积之大,全国乃至全球都十分罕见,董长宪主任和吴刚主任的密切合作以及他们精湛的技术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现患者处于恢复期,侯叔叔竖起大拇指说:“这么多年,我们看过那么多的专家,董主任当数第一!”

科普时间

血管球瘤(GlomusTumor,GT),年由Wood首次描述,而于年由Masson命名。GT是良性的肿瘤,起自全身各部位细小动静脉吻合处的血管球。血管球是小动脉及小静脉之间的一种神经—平滑肌装置,通过它调节外周血流量以控制血压及温度。GT约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1-2%。75%的GT发生于手部,其中65%位于甲下,手指以外部位的GT较少见。

血管球瘤可分单发性血管球瘤和多发性血管球瘤。常有显著触痛和自发性疼痛。指趾部损害多见于女性,发生于其他部位者,男性多见。可手术治疗。典型病例生长于甲床部,临床上典型“三联征”为:自发性间歇性剧痛、难以忍受的触痛和疼痛的冷敏感性。瘤体较小,直径一般为1~2cm,很少有超过3cm者,甲下或皮下可见蓝、紫红色米粒状斑点,异常敏感,轻微摩擦或笔尖压迫即可引起剧烈疼痛,并向整个肢体放射,持续十余分钟至数小时。疼痛发作时,有些患者还可伴有同侧交感神经血管运动紊乱症状,如患肢出汗、发凉及同侧horner综合征等。

GT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往往能根治,预后良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ss/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