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呼噜并非小事,腺样体肥大危害比你想

家有五岁小儿,经常在夜里听到孩子的呼噜声,刚开始以为孩子是鼻塞不通气,后来问了医生才知道,孩子打呼噜并非小事,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尤其是5岁以内的儿童很常见。

一、什么是腺样体?

说起这个名词,很多人表示并不知晓,只知道有扁桃体,没听说腺样体。其实,腺样体也称为“咽扁桃体”,它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的交界处,也是一个免疫器官,能起到局部免疫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腺样体在宝宝6-12月时开始发育,随着宝宝生长发育,腺样体也会逐渐增大,保持在正常大小范围内时,腺样体可以发挥抵挡病毒、清理细菌的作用,但是等宝宝身体有了更强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后,腺样体就成了身体的“鸡肋”,不再需要它了,所以腺样体通常在宝宝5、6岁后开始萎缩甚至消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那为什么会出现腺样体肥大呢?

如果孩子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尤其是秋冬季节的呼吸道疾病,每一次生病时,腺样体都会努力发挥作用“抵抗”细菌病毒,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腺样体自身也会暂时变大。如果孩子反复生病,腺样体就会被迫接受反复刺激,从而出现病理性反应,导致不断增大、出现增生等,再加上腺样体也有被病毒和细菌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所以两者影响,导致出现腺样体肥大。

三、如果孩子出现腺样体肥大,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1、影响呼吸。

严重的腺样体肥大是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原因,它会使得孩子处于睡眠呼吸紊乱和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常见于3~6岁的孩子,夜间睡觉时,大人会发现孩子的胸部也在上下移动,试图正常吸气呼气,但由于肺部并没有得到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孩子往往会因缺氧而惊醒,而且如果任由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孩子的肺部和心脏都可能受到损伤。

2、影响听力及语言发育。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咽鼓管咽口受阻,会导致出现传导性听力损失,孩子听力减退甚至出现耳鸣,还会影响语言发展。

3、影响面容,拉低“颜值”。

孩子长期鼻塞,只能被迫张口呼吸,这样会导致上颌骨变长、下颌骨下垂、腭骨高拱、鼻唇沟变浅、牙列不齐、长脸、甚至门牙外外凸出,形成“龅牙”,而且嘴唇变厚,面部表情看上去很呆板、无精打采,成为所谓的“腺样体面容”,非常影响面容,拉低颜值。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4、引发其他炎症。

腺样体肥大还可能引起鼻炎、鼻窦炎、咽炎、气管炎等炎症,此外,还会引发鼻塞、流鼻涕、说话嘟嘟囔囔带鼻音等问题。

5、影响孩子智力、身高等发育。

要知道,孩子呼吸不畅,就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从而影响智力发育,而且腺样体肥大影响孩子睡眠不好,还会导致身高发育受影响,进而带来生长发育落后、学习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低、身体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既然腺样体肥大这么可怕,那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腺样体肥大呢?一般来说,由于腺样体位于人体耳鼻喉的“十字路口”,所以肥大的孩子往往在面部器官上能表现出来。

用嘴巴呼吸多,而鼻子因为通气困难,所以很少用其呼吸。睡觉时会打呼噜。因为腺样体肥大时,呼吸道变狭窄,气体出入困难,气道出现阻塞,势必会应发打呼噜;同时孩子因经鼻子通气困难而开始张口呼吸。常出现鼻塞、流鼻涕。有的宝宝还会出现口齿不清,说话带有鼻音等现象。睡眠不安稳,翻来覆去,呼吸声沉重,似乎下一秒就会被憋醒。腺样体面容。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为什么宝宝会有血管瘤呢?血管瘤会遗传吗?

●DSA下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血管瘤的王牌利器之一,其有什么优点呢?

●重磅

携手同行,共创长峰辉煌—医院新春茶话会

●医院关于疫情期间患者就医须知公告

▍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转发是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公益宣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记得点“在看”分享扩散让更多人看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ss/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