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中医奇迹般的救治好了一位血管瘤女孩

痊愈后小娟娟面露微笑。本报记者王兰芳摄两年前,身患“怪”病的张家川县女婴毛娟娟被病魔折磨得寝食难安,哭闹不止。经本报报道后,天水老中医县大夫向小娟娟伸出援手,坚持为其免费治疗2年之久。如今,这名曾经脸部长巨瘤的小女孩已经完全康复。日前,小娟娟的父母打电话告诉记者这一喜讯,并希望通过本报向县大夫表示诚挚的谢意!年春,张家川县刘堡乡郑沟村的小娟娟刚满月时便得了一种怪病:一块青紫的肿块从其左耳旁逐渐扩散至左眼处,占去了左脸近一半,致使左眼都难以睁开。一年来,父母带着她曾奔波于兰州、医院求医,但孩子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家里借的近3万元都花光了,但连孩子得了啥病都没搞清楚,一家人十分着急。年春,夫妇俩带着孩子求助本报。当年3月19日,本报刊发了《一岁女婴患怪病耳朵流脓父母求助为女治病》一文后,麦积区老中医县三信立即前往张家川义务上门为小娟娟诊治。刚开始,娟娟的父母也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服了县大夫的“活血化瘀丹”两个多月后,小娟娟的病情竟然奇迹般地好转起来,孩子不怎么哭闹了,左眼也能慢慢地睁开了。看到这一变化,小娟娟的父母喜极而泣,同时对这位不图回报的老中医感激涕零。截至记者发稿时,整整服药2年的小娟娟脸部肿块已彻底消散,完全康复了!“孩子打出生没多长时间就得了这个怪病,等到她会说话时,也是少言寡语,很少见到她很开心地大笑,也很少和别人家的娃娃一起玩耍。后来,当看到脸上的肿块逐渐消散时,娃的心情好多了。直到今年,当她从镜子中看到肿块完全消散,和正常娃娃一样时,娃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多亏《兰州晨报》报道后,县大夫对孩子精心地诊治。让我们非常感动的是,自打县大夫上门为娃治病起至今2年时间,他不仅诊疗费分文不收,连麦积区至张家川县往返车费也是自己掏的,让人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孩子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供她上学。让她记住这份爱心,学会感恩,以自己的所学去更好地回报社会。”孩子的妈妈激动地说。看到孩子痊愈,年近六旬的县大夫也很欣慰。他说:“当初上门给小娟娟看病,我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现在,看到孩子病好了,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不图任何回报,只要小娟娟健康快乐成长比什么都好!”县三信给张婷婷治疗分文不收,而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中国甘肃网6月4日讯据天天天水网消息(记者贾敏)通过自学,他吃透中医理论;创业办厂,他将中医融入产品;勤于钻研,他发明一味可治多种病痛的良方;播撒爱意,他无偿帮助了许多因病致贫的家庭……他就是麦积区花牛镇的草根大夫县三信。自学成才意外发现治病良方今年60岁的县三信,从小就对中医很感兴趣。16岁时,他参军入伍,并在部队的图书室接触到了医学书籍,从此,他开始自学中医理论知识。复员后,县三信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经过努力,年他开办了自己的卫生纸厂。县三信所生产的产品中有女性卫生用品,他想:很多女性有妇科方面的疾病,为何不将中药和女性卫生用品联系起来,研制一款中草药卫生用品呢?于是,他决定将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研制出了一种中药女性卫生用品,并被市场所接受。可惜的是,由于身体原因,县三信关闭了造纸厂回家休养,这期间,他对中医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停。“通过那些年对中药产品的研制,我意外收获了许多治疗其他疾病的中医方法,其中最为特别的一副药居然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说起自己的意外发现,县三信给记者讲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11年前,县三信得上了脑溢血、心脏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为了解闷,县三信就向朋友要了一只小狗给自己作伴。有一天,总是活蹦乱跳的小狗卧在床边一动不动,县三信意识到小狗可能病了。查看中,他摸到小狗的脖子处长了一个很大的肿块。这时,县三信想到自己过去一直研究的一副中药,带着试试看的想法,他给小狗喂下了中药,没想到,一个月后小狗脖子上的肿块消失的无影无踪。这让县三信很是惊喜,并开始以自己为实验载体,每天服用这副中药,一段时间的坚持,他的脑溢血居然痊愈了。此后,他又先后给身边有类似疾病的朋友服用该药,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这时县三信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味良方。考取执照爱心行医感动乡邻此后,附近的很多人也慢慢听说了县三信的故事,有一些人慕名前来就诊。但那时的县三信还没有取得相关的行医执照,虽然他想通过自己研制出来的药让更多的人受益,可无照行医是最大的阻碍。“考执照要求得有5年临床经验,因我研制的药物的确治愈了很多人,卫生部门最终破格让我参加考试。”就这样,已近花甲之年的县三信完全凭着自学,在今年1月份拿到了乡村医生执业证。很多人以为县三信考取了执照后收入也一定很可观,而事实上这些年县三信却因为给他人看病花去了自己的十几万元。为他人看病怎么还能亏本呢?“我这个药主要是针对肿瘤,往往得了这种病的人为看病都债台高筑,我不忍心再收他们的钱。”抱着这样的大爱情怀,近年来县三信救治、帮助了多位家庭贫困的患者。张家川县的回族女孩毛娟娟,从满月时左耳处就长出一块紫色肿块,后来肿块扩散到整个左脸。几年奔波,毛娟娟的家庭也因病致贫。县三信通过报纸得知毛娟娟一家的事后,当即带着自己的药箱前往毛娟娟家为其看病。此后整整三年时间,县三信坚持半个月去一次毛娟娟的家里复诊,期间他不仅没收对方一分钱的药费,连来去的车费都是自己垫付的。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毛娟娟的长大,她脸上的肿块也逐渐变小,最终消失不见。当毛娟娟的家人几次要感谢县三信时,他都拒绝了。“几年的治疗,我是看着孩子长大的,只要孩子能好我比什么都高兴。”除了毛娟娟,县三信的爱心几乎播撒到两区五县的各个角落。今年初,在晚报上得知秦州区平南镇的20岁女孩张婷婷身患骨癌需要社会救助的消息,县三信放下报纸就赶到张婷婷家的出租房看望,临走前为婷婷留下了价值一千多元的中药。几个月来,和当年给毛娟娟治病一样,县三信依旧是分文不收,且每隔半月就到张婷婷家去复诊。值得欣慰的是,张婷婷手术后缺失的右臀部位又慢慢长出了新肉。看到县三信如此大爱之举,张婷婷的妈妈见人就说:“县大夫,是我家的大恩人!”多年来,吃过县三信药物的人数不胜数,可因为他的大爱心肠,到现在他却仍旧无钱开一家属于自己诊所。当记者问及他今后的打算,他说:“我不图靠这个药大富大贵,只希望我的药能救助越来越多的人!天水晚报】爱心救治彰显回汉民族情来源:天水晚报

作者:记者柏拓时间:-5-:59:28爱心救治彰显回汉民族情“呵,爷爷,你来了,我想你哩。嘿,还有娃哈哈、冰糖雪梨,这么多好喝的,还是爷爷好!”“是吗?来,让爷爷看看,娟娟娃的病好了没?哈哈,半年没见,娃的个头长这么高了。”5月27日,在张家川县刘堡乡的一个农家小院中,一老一小相见后的亲热劲儿让在场的人深受感染。不知道的人大都以为他们是亲爷孙,殊不知他们却分属于两个民族,非亲非故,只不过是3年之久的爱心救治,让他们结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不解之缘而已。回族患儿遇上汉族老中医老者名叫县三信,58岁,汉族,来自麦积区花牛镇曹家埂子村。小孩名叫毛娟娟,4岁,回族,是刘堡乡郑沟村毛小龙和李巧女夫妇的女儿。他们的结缘还来自于3年前本报的一次爱心牵线。年春,毛小龙和李巧女夫妇添了一个女儿,他们为可爱的孩子取名为娟娟。夫妇俩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小娟娟的到来为这个回族家庭增添了无穷乐趣。但谁也没想到,小娟娟满月后便得了一种怪病。一块青紫色的肿块从其左耳旁逐渐扩散至左眼处,占去了左脸庞的约一半,致使左眼睁开都相当困难。一年来,为给孩子看病,他们走遍了市内及兰州、西医院。结果,欠了一屁股债却连孩子得了啥病都没搞清楚。面对病情岌岌可危的女儿,夫妇俩于年3月份找到本报,求助本报寻找医治女儿怪病的信息。关于小娟娟病情的报道刊登不久,便被麦积区老中医县三信看到了。小娟娟的病情让人牵挂,小娟娟家的困境让人同情,于是,县三信决定为小娟娟义务治疗。从而有了3年来县三信34次登门救治小娟娟的感人故事。县三信不仅自费各项支出,而且治病分文不收,其爱心之举不仅感动着小娟娟的父母及其村子里的乡亲们,而且也在续写着回汉两个民族友爱互助的新篇章。老中医心系患儿献爱心年4月3日一大早,时年55岁的县三信从麦积区乘坐中巴车启程,前往张家川县刘堡乡郑沟村。抵达张家川县城后,他乘坐三轮车到了刘堡乡。之后,又徒步行走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于中午2时许赶到了毛娟娟家。获悉县三信风尘仆仆赶来专程是为给小娟娟看病,毛小龙和李巧女夫妇有说不出的高兴,当即热情地给县三信张罗午饭。但看到小娟娟危重的病情,县三信心情异常沉重,胃口皆无。“孩子脸庞的肿块已很严重了,左耳向外流脓血,左眼难以睁开,嘴巴难以合上,肿块烧得厉害。更为严重的是孩子还有脏器出血、肺部感染的症状。孩子疼得一身身出冷汗,眼泪都快流干了。见到小娟娟后,我才知道这孩子的病有多重。很显然,孩子患的是恶性血管肿瘤综合症。”说起小娟娟当初的病情,县三信至今仍历历在目。查看了小娟娟的病情及其治病的病历资料后,县三信当即决定给小娟娟义务诊治。毛小龙和李巧女夫妇异常感激,执意要给县三信50元乘车费用,都被县三信婉言谢绝。掏出携带的中草药,交代完服药事项,并看着孩子服下了一顿药后,县三信离开了郑沟村,乘车返回了家。“5月6日,娟娟治疗进入第33天。脸上的肿块开始消了,眼睛也能睁开了”;“5月13日,娟娟的治疗过去40天了。糟糕的是孩子拉肚子了,好在于腹泻很快被止住了”;“5月25日至28日期间,娟娟脸部的肿块又开始化脓”……县三信用日记记录着小娟娟接受治疗中病情的点滴变化。每一次上门治病,小娟娟带给县三信的不是担忧便是惊喜。正是在一次次担忧和惊喜的转化中,考验着县三信的医术和对爱心执著的坚守。年7月28日,在小娟娟治疗的第天,县三信第15次去了娟娟家。一进门,县三信便看到小娟娟脸部的肿块几乎没了,治愈率已达到了95%。第一次小娟娟脸上有了笑容,县三信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这一天,他好像才感觉到郑沟村的山是那么绿,空气是那么新鲜。走在郑沟村崎岖的山路上,仰头看着蔚蓝的天空飘着的朵朵白云,县三信不禁乐得哼唱起来。就这样,仅在年,县三信31次登门为小娟娟义务诊治。在之后的两年之中,他又3次登门回访,对娟娟进行巩固性治疗。诊治中,除了自己掏腰包支出近元乘车费用外,他还支出了数万元的医药费。患儿痊愈家属致谢救命恩人县三信历经3年的艰辛努力,小娟娟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起来。从能睁开左眼到肿块完全消散,给了小娟娟生的希望,让她得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别看孩子尚小,但她啥都知道。自从得了这个怪病后,她从不看镜子,更不愿和同伴一起玩儿。去年,当她从我给她的镜子中看到肿块完全消散了时,一下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不仅经常看镜子臭美,爱和同伴一起玩,春暖花开时还求我给她在花前照张相。嗨,我女儿能有今天,多亏在晚报的帮助下找到了县大夫。孩子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供她上学,让她记住这份爱心,学会感恩,以自己的所学去更好地回报社会。”只要说起县三信给她女儿治病的事,李巧女感激之情便溢于言表。看到孩子的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小娟娟的父母打心眼里有说不出的感激。他们借钱支付医疗费,却被县三信谢绝了;他们要为其送锦旗致谢,还是被县三信拦住了。他说:“当年,医院接到病危通知书后,48岁的我尚且对生命那样渴望,何况一个年仅一岁多的孩子呢?作为一名老中医,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和她的父母受煎熬吗?何况,对于一个因看病而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要让他们再拿出钱来治病已相当难了,还是省下钱来给孩子买营养品吧。只要孩子病完完全全地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看到县三信不图名、不图利,小娟娟父母心里更过意不去了。为此,他们特意带着自家地里的土特产,专程来到麦积区找毛毛县大夫致谢,想不到县大夫在电话里连他家的地址都不说。现在,县大夫不仅和小娟娟一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于和小娟娟的姥爷家及刘堡乡的许多回族乡亲们都有了特殊的感情。去年,小娟娟舅舅结婚时,他还被作为贵宾邀请了去,见证了一对回族青年的幸福婚姻呢。至于求助于县大夫看病的回族患者也是越来越多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wh/5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