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家里这个东西,父母眼睁睁看着1岁女孩

白癜风一对一治疗 http://m.39.net/pf/a_4389692.html

年幼的宝宝对家里的任何物件都透露着“好奇”,他们刚刚开始认识世界,想要全方位的探索,而探索的方式往往都是看、摸、吃……

正是这种探索方式,让很多宝妈觉得不放心,毕竟小宝宝没有安全意识,无知的探索可能会危及孩子的安全。

家长作为监护人不可能时时守在宝宝身边难免失责,可发生意外后能否第一时间预知危险,能否专业地进行处置,就凸显宝妈的个人能力了。

纽扣电池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如遥控器、儿童玩具、手表、电子体重计等。纽扣电池大小不一,直径小的有0.3cm-0.5cm;直径大的可有1.5cm。由于其体积小、外观诱人,对儿童极具吸引力,因此发生儿童误吞纽扣电池的意外日渐增多。

前两天有一则新闻,看得真是让人生气。

广东珠江一名1岁多的宝宝,因为好奇吞下了一颗纽扣电池,家长医院。

检查后,医生建议孩子住院治疗,并马上做急诊取出电池。

可危急关头,父母没有听取医生的建议,他们觉得孩子吞下电池是可以自行排出的,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他们不顾医生反对,抱着孩子回了家。

直到第二天,孩子才被家长紧急送医,医生立即给孩子进行了全麻手术,从孩子胃里拿出了一枚直径约1厘米的纽扣电池,而它也引发孩子的胃部多发溃疡。

这一拖延,让孩子遭了大罪。

不过幸好,一切没有太晚,电池在体内的时间只有一天,时间比较短,取得时候也很顺利,没有给孩子带来不可逆的伤害。(新闻来源:广东公共DV现场)

误吞后,电池在体内的行走和排出情况

消化道异物处理指南中指出,如果食管中停留纽扣电池,会很快发生液化坏死和穿孔,导致致命性的并发症;如果异物直径偏大则很容易导致异物嵌顿。

电池卡在咽喉部,孩子会突然发生窒息危及生命。

电池较大嵌顿在食管,孩子会发生吞咽障碍,咳嗽等,造成腐蚀性食管炎、食管气管瘘、食管狭窄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电池滞留大于12小时均发生食管穿孔性损伤。

电池进入胃内,胃酸可腐蚀电池造成重金属泄漏。在酸性环境(胃酸)中,由于电化学反应使阴极处溶解、穿破并渗漏出内容物,释出的氢氧化钠在30秒内可使胃内的pH值达到11,呈碱性;4小时内可造成胃粘膜层损害;8-12小时即可能胃穿孔。即使是抗酸剂也不能延缓电池的裂解。

电池较小,排到肠道内,一般1-3天排出体外。

所以重要的是,纽扣电池与胃液或粘膜接触的时间,即在局部停留时间较久会构成危险。若能顺利通过胃肠道则基本可以排出。

误吞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置

?及时发现,尽快取出:只有在黄金2小时内,尽快取出才能更好的保证宝宝的肠胃不被灼伤,可一般这种情况,家人很难及时做出处置,必须入院处置。

?吞服大量粘性液体:医院曾经做过实验,粘性液体能够给电池和肉质组织提供保护介质,中和电池的碱性灼伤,比如柠檬汁、果汁、苏打水这类的都可以,而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蜂蜜。

?纽扣电池含汞,蜂蜜能稀释:为了提高纽扣电池的使用寿命,防止漏液,纽扣电池是含汞(水银)的,蜂蜜可以有效的稀释水银,再加上味道甜孩子能更好的配合,所以误吞纽扣电池,喝蜂蜜是最佳的处置和保护手段。

来源:华大母婴+耿荣大夫+育儿专家许智华,仅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wh/9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