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80多天,我看到了苦难背后的另一面

疫情发展到现在,新增案例已经越来越少了,就像今日,新增案例仅仅只有11例;昨天我就留意到一个新闻,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了鼓励自己以及其自己的战友,在衣服上写字,在墙上写诗:《我们的名义》

“我们,本不是山,愿以山之名,冠以“火雷”之字,克瘟神,佑华夏。

我们,本不是救世主,愿以鲁班之技、华佗之术,去病魔,庇众生。

我们,本是沧海一粟,愿以“最美逆行者”之名,灭新冠,得胜归。”

这就是其中一首;

他们都是最普通的人,在疫情之前,他们只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母亲、家里人放在手掌心呵护的宝贝;

但是现在他们放下一切娇气、甚至放下了生死,凭着一腔热血和家国情怀,冲在抗疫前线,只为了还我们像从前一样普通又珍贵的日子。

在疫情爆发的这两个月,我一度非常焦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

每次看到新闻上的新增案例以及牺牲掉的那些医护人员,都非常痛心;

但是同时我也看到许许多多让我暖心的新闻,让我觉得,即使是我们这么普通的人,也可以为了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N1他们都是普通又伟大的人

“第一次异地过年,家里都是医生护士,爸妈都在抗疫一线,谢谢朋友们对湖北的捐赠和关爱,新年快乐,湖北加油!”

这是我一位朋友在一月份的时候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下面全都是“湖北加油!”的评论。

之前都是在手机上看到的新闻,现在却真真实实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往往我们看到的都是前线的医务人员,却忽略了那些在他们背后非常坚强的家里人。

为了抗疫,忍着心底里的焦虑和不舍,无偿地支持着前线的他们。

(来源于潇湘晨报网)

支持前线的也不止他们的家里人,更多的是那些平时我们完全不会注意到的市井人民......

“能让医护人员吃上一口热饭,不去过意不去。”这是武汉外卖小哥说的一句话。

为了能让在前线辛苦抗疫的医生们不饿着肚子工作,外卖小哥李小驰在接到上头安排这个任务的时候,第一时间发起了召集;

结果没有一位外卖小哥说不去的,他们大多是外地人,很多人为了多挣点钱就留在了武汉继续送餐。

平时为了一单两单外卖可以纠结得不行的他们,现在也主动肩负起责任,义无反顾地去送餐给医务人员。

(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

“真不需要,我只有这么多了,这是最新鲜的。”这是菜农秦师傅说的一句话。

菜农秦师傅因为想给医疗队送上自己的心意,不远万里开了四十公里的车给医疗队送上了几十箱蔬菜。

这件事情也被《中国电影报道》——《最美的平凡》这个栏目记录了下来。

接下来仿佛所有受到了号召一样,各地的菜农都开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吨又一吨的蔬菜送往武汉。

在这种时候,并没有人想着把自己家的蔬菜提价,卖个更好的价钱发国难财,而是都自愿担起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尽自己所能去援助疫区。

(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

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们,还有你们,全中国的人都在这两个月里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不聚集,不串门,出门都戴上口罩,自觉接受体温检查,从外地回家的人也会留在家里自行隔离;

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满,大家都一起默默地打这场仗。

与其说这场疫情让我们和熟悉的人不能见面会变得生疏,倒不如说因为这场疫情,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反而拉近了。

现在国内越来越多地方“0增长”,治愈病例越来越多,确诊案例越来越少,疫情逐渐得到控制;

这些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功劳。

N2保险业也在努力为你抵抗风险

记得疫情刚开始没多久,就开始有很多朋友来问我们,什么保险保新冠,或者是自己买的那款产品保新冠吗?

我们做了这么久的保险测评,也看过很多保险公司为了产品销量各种竞争,打价格战,搞产品之间的对垒;

但是唯独这一次,我们看到了保险业第一次如此统一地为了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

泰康保险为疫区捐赠了一千万,还捐赠了许多物资;

整个保险业捐赠了保险产品过千亿;

简化理赔流程、在原先的产品上扩展责任范围,医院限制、取消了很多限制;

(点击大图查看)

为了在第一时间履行保险业的义务,所有保险公司真正做到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保障大家的风险。

像是复兴健康联合,横琴人寿、中英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无论大小公司,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公司都在自家的产品上扩展了关于新冠病毒的责任范围。

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些成功理赔的案例:

阳光保险

1.27阳光保险通过绿色通道向武汉疫染去世的李医生(化名)家属赔付50万理赔款;

交银康联人寿

1.25交银康联人寿接到客户电话报案,被保人郭医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1.21治疗无效身故;

公司第一时间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开启理赔绿色通道,在收到客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xc/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