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会主席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生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广州医院大内科主任郑燕芳教授及广州医院内三科邹青峰主任精彩的开场词中本次会议正式拉开帷幕。随后,广州医院陈冬平副院长对莅临会场的领导、嘉宾及学员们表示感谢并致以诚挚问候,并预祝大会举办圆满成功。
会议第一节:由何友兼教授和汪森明教授主持,会议课题分别为:年直肠癌免疫治疗国际最新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书写申报策略;年乳腺癌新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02直肠癌免疫治疗国际最新进展医院王峰教授分享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国际最新进展。她指出:KEYNOTE-研究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在既往接受过≥2线(队列A)和接受过≥1线(队列B)的晚期MSI-H/dMMR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率先带领MSI-H结直肠癌进入免疫治疗的年代。AtezoTRIBE研究是对四药联合阿特珠单抗一线治疗的疗效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PFS显著延长,且没有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书写策略医院康铁邦教授分享了国自然书写策略,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在书写标书时提供新的思路。申请书就是将复杂的事情说简单;旗帜鲜明的传达观点。申请人不要让专家轻易找到标书的“短板”给他机会否定,而要尽最大努力让评审专家在浏览中看到出色之处。同时,国自然一定资助的是未来,并不是过去;所以申请“故事”的新颖度及未来科研的延伸度也是要考量的点。
04乳腺癌新进展医院王树森教授分享乳腺癌新进展,在精准化治疗的今天,为临床医师提供个体化循证医学依据。CBCSG、TNT等研究提示,三阴性乳腺癌对铂类化疗有效率较高,因此含铂化疗方案可以作为选择之一,尤其是BRCA1/2突变的患者。KEYNOTE-研究中,PD-L1CPS≥10的晚期一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推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OlympiAD研究中,gBRCA突变的晚期1-3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推荐奥拉帕利单药的治疗方案。ASCENT研究中,晚期2线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推荐SG单药的治疗方案。CLEOPATRA研究中,HER2阳性晚期一线乳腺癌患者,推荐曲妥珠单抗加帕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的双靶治疗方案。EMILIA研究提示,HER2阳性晚期二线乳腺癌患者,推荐T-DM1单药的治疗方案。PALOMA-2研究、MONARCH-3研究和MONALEESA-2研究提示,AI敏感的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推荐CDK4/6抑制剂联合AI的治疗方案。PALOMA-3研究、MONARCH-2研究、MONALEESA-3研究和DAWNA-1研究提示,AI不敏感的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推荐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的治疗方案。
会议第二节:由王远东教授和吴万垠教授主持,会议课题分别为:年淋巴瘤诊疗进展(线上);年非小细胞肺癌常见靶点靶向治疗新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05淋巴瘤新进展医院姜文奇教授为大家分享淋巴瘤最新进展。第一在小分子药物方面,目前已经有个小分子药物用于临床。第二在抗体药物方面,除了单抗,双单抗、多单抗以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临床结果均令人欣喜,已经有多种抗体药物可以应用。第三在细胞免疫治疗方面,比如CAR-T、CAR-NK也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第四在PD-1抑制剂与PD-L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方面,自国内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后,目前已经有六个中国的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在淋巴瘤和其他实体瘤中应用,且费用也有所降低,惠及了大众。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阿基仑赛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成为中国当前唯一获批的CAR-T细胞疗法。
06肺癌常见靶点靶向治疗新进展郑燕芳教授分享非小细胞肺癌常见靶点靶向治疗最新进展,并提出了精准治疗未来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考。AENEAS阿美替尼对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19外显子缺失或L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Taletrectinib(AB-)研究的最新结果,即新一代强效ROS1/NTRK抑制剂治疗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二期研究(TRUST研究)初步研究结果。
会议第三节由曹洋教授和余桂芳教授主持,会议课题分别为:EGFR靶向治疗新传说;索凡替尼在神经内分泌领域进展;胃癌与食管癌一线免疫治疗解析。具体内容如下。
07阿美替尼与奥希替尼的关键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医院刘来煜教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APOLLO、AENEAS研究整体试验设计及成果,并对比了阿美替尼与奥希替尼的关键疗效及安全性数据。
08索凡替尼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中山大学一附院王于教授分享了索凡替尼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和疗效。从机制到临床数据解读,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09食管癌和胃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南方医科大学左强教授分享了食管癌和胃癌免疫治疗新进展。ORIENT-16研究加冕中国晚期胃癌免疫联合化疗的一线地位。KEYNOTE-研究、CheckMate-研究、ESCORT-1st研究、JUPITER-06研究结果的发表,让食管鳞癌患者看到新的希望。ORIENT-15研究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食管鳞癌临床获益显著。
会议第四节由周瑛教授和彭美芳教授主持,会议课题为:放化疗相关性口腔粘膜炎的症状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0放化疗后口腔粘膜炎的护理韩玲护长分享了放化疗后口腔粘膜的症状护理。主要讲解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疼痛、干燥、吞咽困难、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做出相应处理。
会议第五节由夏良平教授和谢波教授主持,会议课题分别为:临床医生如何做科研(线上);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免疫治疗后不良反应处理和再选择。具体内容如下。
11临床医生如何做科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策实教授为临床医生分享了如何做科研。他指出,即使只是姑息治疗方案,我们也应该精细地做。需要将日常的诊疗工作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立足临床,解决问题,要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去研究文献,形成科研思维,再根据某个临床问题来设计研究假设,最终去解决和验证假设。
12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广州医院张亚雷教授解读了临床肿瘤大会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AK能够同时抑制PD-1与VEGF,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出色研究成果。RATIONAL-研究得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已成功获批用于肺鳞癌的一线治疗。AK-研究得出,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sq-NSCLC策略提供新力证。TIL作为细胞疗法治疗正在美国进行另一项Ⅱ期临床试验。
13免疫治疗后不良反应处理和再选择医院陈展洪教授分享了免疫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和再选择。免疫重启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具有临床相关性的两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直接转换,如从抗PD-(L)1更换为抗CTLA-4,反之亦然相关。第二种情况,在严重irAE解决后,重新恢复使用同一种免疫治疗药物。第三种情况,二级预防方案,即ICI与免疫抑制疗法同时使用。
本次大会本次大会内容精彩纷呈、现场讨论热烈,为省内外同道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增加了新的理论基础,希望各位同道朋友能从中受益,我院将长期举办肿瘤相关大型会议,为肿瘤多学科诊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供稿:内科一区左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