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讲座患8年糖尿病就因为这个原因

  11月29日,医院特聘专家,原区糖尿病中心主任,医院大内科主任谭吾源教授应邀到俊良社区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谭教授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和村民讲解糖尿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

谭教授讲到:糖尿病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症状,最多有些乏力、口干、小便多等不典型的表现,所以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可能没症状有些人得了糖尿病自己根本不知道

 谭吾源教授曾接诊过一位17岁的胖小孩,身高一米七五,有两百斤左右,他一直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直到有一次细菌感染拉肚子,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作,休克了,才知道。医院的时候,他的指尖血糖已经高到测不出来,静脉血糖达到76mmol/L(正常值是6mmol/L),这是有生命危险的。

  有些人即使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因为不痛不痒,没有好好治疗。一位34岁的女性,8年前得了糖尿病,但不是太严重。因为婆媳矛盾天天吵架,她有点自暴自弃,就懒得好好治疗,结果三个月前,她的眼睛开始看不清楚了,到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眼睛要瞎掉了。她这时才开始后悔,天天在病房里哭。

谭教授说:

  糖尿病是个慢性病,如果一直不治疗,血液里的高糖分就会导致血管壁损伤、体内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对人体神经、器官都产生毒性作用。但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很缓慢。

  对照以下症状,你可以自我判断一下有没有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发展到哪个阶段了:1

单纯糖尿病,仅为血糖控制不好者:

容易乏力、口干、喜饮、小便多、体重下降。2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

手麻或脚麻、怕冷或有灼热感、皮肤上会有蚁爬感、听力下降、身体的某一区域经常出汗、或者皮肤破皮后会色素沉着留下疤痕。

3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

视物模糊,失明。

4

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

小便泡沫增多,尿量减少,下肢肿。5

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

外周血管病变的会导致皮肤易被感染、间歇性跛行、烂脚、足部坏疽、败血症等,大血管病变会引起脑梗、心梗。

  等到糖尿病发展到有并发症了,通常治疗效果都不会太好,所以,一定要早期控制、规范治疗。

得了糖尿病怎么预防并发症?

  为了防止自己不知不觉就有了糖尿病,40岁以上人群起码每年要做一次血糖检查,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者20岁以上就要每年查一次。

  现在的体检项目里都会有空腹血糖检查,如果查出来高于正常值(>5.6mmol/L),先不要慌,再去复查一次,因为有些人可能前一天吃东西吃得晚,这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两次检查血糖都高于7mmol/L,那基本可以确定有糖尿病了。

  这时要不要马上开始用药控制血糖,就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了。比较胖、胃口大、活动不多的人,医生一般会先对他们进行生活习惯的干预,调整生活方式两三个月后,如果血糖降下来了,那么可以不用药;如果还是控制不好就用药。

  对于本身生活习惯上就没什么问题的糖尿病患者,那么还是及早用药为好。

  要不要用药,可以看一个“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一般在7.5%以上的需要立即用药。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一个规范管理的过程,除了降糖治疗,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接受降压、降脂达标等治疗。糖尿病一旦诊断,并发症筛查很重要,很多并发症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医生建议,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稳定的,医院随访一次;血糖有波动正在进行方案调整的,要一周去一次;另外,最好半年到一年左右做一次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

  另外,糖尿病患者要及时测血压。对于普通人来说,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才能诊断为高血压,但因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几率至少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内,否则,将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危险。

病可拖不得,别让自己后悔!

底部随手点赞哟↓↓

赞赏

长按







































甲氧苄啶片
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zz/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