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健康总想忙完了再治,43岁I

Health周三见

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打造绿色生活

目前,糖尿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但重视糖尿病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以为糖尿病是小事,治疗总是一拖再拖,殊不知,糖尿病拖久了会引发并发症,最终可能拖成尿毒症!

一拖再拖,糖尿病拖成尿毒症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他的病人是一个43岁的男子,是IT行业一位事业有成的老总,在七八年前他就患上了糖尿病。

“IT行业你懂的,忙起来没日没夜,刚创业的时候,他工作压力很大,还要应酬,大吃大喝,没空运动,再加他有糖尿病家族史,几乎具备了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所以30多岁就得病了。”

金剑虹说,本来得了糖尿病也不用太恐慌,这种慢性病,只要遵医嘱,规范用药,完全可以长期有效控制,以这位老总的条件,服用一些更简便的自费药也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在治病这件事情上,他却有点弄不灵清。这七八年来,他就没有接受过特别正规的糖尿病治疗,想到了就配点药吃吃,没想到就不吃,即使吃药,也是自己揣摩着吃一点,并不知道吃下去后血糖有没有控制好。”

这位老总对金医生说,他虽然得了糖尿病,但是早期并没有什么症状,最多就是觉得有点嘴巴干、没力气,他总以为是工作忙人累了的缘故,压根没往糖尿病的方向想。

“我也不是不想治,是想等忙完手头上的事,空下来了再好好去看病。可忙过这一阵,紧接着就会有下一阵,停不下来。而且我感觉自己身体状况似乎也没什么异样,就一直拖延下来了。”

去年开始,他开始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不对劲了,虽然吃吃喝喝的机会仍然不少,但1米78的人,从多斤瘦到了斤。而且,看东西时常看不清楚。一开始使劲眨眼睛,揉几下,还能有一会儿看得清,到后来看电影只能看到模糊的人影,看不到字幕,再揉眼睛也没用了。这时他去眼科检查,诊断结果是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不可逆。

他的脚也开始肿起来,小便变得很少,做了肾脏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已经到尿毒症的阶段,需要每周做两到三次透析,也是不可逆的。

他的抵抗力也变得很差,动不动就被感染。最近这次去金剑虹医师那里,就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突发性耳聋,耳鼻喉科医生认为跟糖尿病相关,又叫他到内分泌科来治疗。

“才43岁的人,已经到了糖尿病严重并发症阶段,看上去模子还好,其实生活质量非常差,出行必须有司机给他开车,他自己已经看不清楚了;每周都要透析,他也无法再出去旅游、出差。虽然他现在还是在坚持工作,精神状态也还可以,但他其实已经非常脆弱了,现在最怕的是万一被严重感染……”

医生感叹:“如果他查出糖尿病后好好配合治疗,何至于在这个年纪就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见,还患上尿毒症呢……”

早期没症状,许多人得了都不知道

糖尿病早期,几乎是没有什么症状,最多有些乏力、口干、小便多等不典型的表现,所以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浙江大学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嘉强主任接诊过一位17岁的胖小孩,身高一米七五,有两百斤左右,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直到有一次细菌感染拉肚子,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作,休克了,才知道。医院的时候,他的指尖血糖已经高到测不出来,静脉血糖达到76mmol/L(正常值是6mmol/L),这是有生命危险的。

还有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也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他还不喜欢喝白开水,一感到口干就买饮料喝。他跟周主任讲,他每天要花多块钱喝上20多瓶饮料。结果是越喝血糖越高。

有些人即使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因为不痛不痒,没有好好治疗。一位34岁的女性,8年前得了糖尿病,但不是太严重。因为婆媳矛盾天天吵架,她有点自暴自弃,就懒得好好治疗,结果三个月前,她的眼睛开始看不清楚了,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眼睛要瞎掉了。她这时才开始后悔,天天在病房里哭,但是周主任也只能安慰安慰她了。

对照以下症状,可以自我判断有没有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单纯糖尿病:仅为血糖控制不好者:容易乏力、口干、喜饮、小便多、体重下降。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手麻或脚麻、怕冷或有灼热感、皮肤上会有蚁爬感、听力下降、身体的某一区域经常出汗、或者皮肤破皮后会色素沉着留下疤痕。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视物模糊,失明。

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小便泡沫增多,尿量减少,下肢肿。

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外周血管病变的会导致皮肤易被感染、间歇性跛行、烂脚、足部坏疽、败血症等,大血管病变会引起脑梗、心梗。

糖尿病是个慢性病,如果一直不治疗,血液里的高糖分就会导致血管壁损伤、体内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对人体神经、器官都产生毒性作用。但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很缓慢。

等到糖尿病发展到有并发症了,通常治疗效果都不会太好,所以,一定要早期控制、规范治疗。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及时就医,一拖再拖,最终导致的并发症。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如眼底血管瘤、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失明、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及脱落等。

2、糖尿病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特别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常见的有尿蛋白、水肿、肾炎、肾衰、尿毒症等,严重者会因尿毒症而死亡。

3、糖尿病神经病变

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等,患者十分痛苦!

4、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目前,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一般采取截肢、搭桥等医治方式。

5、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第一并发症”,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非糖尿病者的4倍。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原来40岁以上才高发,现在二三十岁就会得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现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8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有11.6%,糖尿病的前期、糖耐量异常人群更是达到50%左右,也就是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可能存在血糖异常。

糖尿病不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成人Ⅱ型糖尿病,原本在40岁以上高发,现在二三十岁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在10多岁就得病了。

预防糖尿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运动,控制体重,提倡粗茶淡饭,少吃精细的食物,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生活尽量规律

如何预防糖尿病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对糖尿病的预防应该从日常的生活做起。

1、规律作息:糖尿病属于慢性病,生活规律非常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要按时起居,有利于糖代谢。

2、注意饮食:在饮食上,切忌暴饮暴食,少吃油腻和煎炸食物,避免饮酒,因为饮食无规律可导致血糖、尿糖的极大波动,破坏机体的平衡状态。另外,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些点心和糖果,以免发生低血糖。

3、坚持适当的运动:适当规律的活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如气功、太极拳、散步等。但同时注意避免重体力和急剧运动。

4、定期检查: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医院定期检查。40岁以上人群起码每年要做一次血糖检查,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者20岁以上就要每年查一次。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延缓病情。

糖尿病不是小病,可不能一拖再拖!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一旦发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配合医嘱,调整作息,才能保证身体棒棒哒!

综合:都市快报、深圳晚报

图据网络

实习编辑:肖玲

赞赏

长按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zz/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