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脉管畸形是血管或淋巴管的先天发育畸形,其发生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血管生成”过程的异常,从而导致血管结构的异常。一般见于婴儿出生时或者出生后不久,但也有一部分在学龄前、青春期时期发病,成年人血管瘤一般分为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以及淋巴管畸形,特殊部位包括肝血管瘤以及颅内血管瘤等。其中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临床中,脉管畸形分为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1微静脉畸形(鲜红斑痣、葡萄酒色痣、红胎记)
由大量错综交织的毛细血管构成,多发于颜面部,呈鲜红或紫红色,与皮肤表面持平,边界清楚,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以手指压迫病损,表面颜色退去;解除压力后,血液又立即充满病损区,恢复原有大小和色泽。
2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以往称为海绵状血管瘤,由衬有内皮细胞的无数血窦组成,窦腔内有时血液凝固成血栓,形成脉管畸形,位置深浅不一,属最多见的血管畸形。如果位置较深,则皮肤或黏膜颜色正常;表浅病损则呈现蓝色或紫色。
3动静脉畸形
先天发育异常的血管团,内含不成熟的动脉和静脉,动、静脉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直接交通,没有正常毛细血管,动脉血经异常血管团迅速流入增粗扭曲的静脉。病灶有搏动、皮肤温度高,病变周围有静脉扩张严重者或可出现溃疡出血。巨大而广泛的动静脉畸形甚至可以引起心功能异常。
4淋巴管畸形
由淋巴管发育异常形成,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有反复感染、肿大病史,穿刺可见淡黄色液体,发生在粘膜,可见滤泡样突出物,有微囊和巨囊之分。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得知,脉管畸形包括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混合畸形和淋巴管畸形以及混合性脉管畸形等。针对不同病情下的脉管畸形,它的危害都有哪些?
5脉管畸形的危害
根据病变位置,每个部位脉管畸形危害都不同,如发生在颜面部则影响容貌;如发生在肢体部位则可能影响患处周围器官及关节的发育;如生长在咽喉部位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严重的动静脉畸形一旦大出血有可能会致命,出现紧急的情况会有生命危险。
6如何治疗脉管畸形
静脉畸形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手术切除、激光照射、硬化治疗等。手术切除出血多,不易控制,视野不清,有些无法彻底根除。若欲保护重要组织行姑息切除,则残留的血管畸形及丰富的吻合血管易复发。如彻底切除血管畸形,创伤大,易导致局部缺损畸形,也影响容貌及功能,修复困难。激光照射穿透深度有限,适合治疗表浅病变,对于巨大以及组织深部的静脉畸形则无效。随着这些年微创介入技术的兴起,使脉管畸形患者通过微创手术也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硬化介入治疗就是医生通过微创的方法,采用导管和微导管技术在DSA影像的引导下将一根纤细的特殊导管精确地送入动静脉畸形的病变核心——血管巢,注入聚桂醇硬化剂破坏血管巢达到治愈的目的。由于定位精确,避开了正常组织血管,极大地降低了并发症等风险的发生。目前聚桂醇硬化剂在治疗脉管畸形疾病方面的运用,疗效是确切的,也积累了非常多的成功案例。
聚桂醇硬化治疗脉管畸形前后对比图治疗前治疗后五年术前
术后
聚桂醇硬化治疗脉管畸形手术现场图将聚桂醇硬化剂注入到靶血管,迅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作用部位的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聚集、沉积,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同时,由于药品的化学作用,使血管内膜及淋巴内皮细胞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细胞增生,官腔闭塞,引起靶血管损伤,血栓纤维化,使其逐渐吸收、缩小至消失,聚桂醇硬化治疗、操作方法简单、起效快,局部无创伤,不发生严重坏死;术后不留瘢痕,可重复注射,无明显副作用;病人术后即可自由活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聚桂醇硬化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脉管畸形的新趋势,为所有脉管畸形患者带来福音。
--END--微创硬化治疗技术推广平台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