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别吴孟超院士

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

今天上午8时30分

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吴孟超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今天上午,吴孟超亲属、同事、学生、生前好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前往龙华殡仪馆作最后送别。

龙华殡仪馆大门保安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早晨5点多起,就陆续有市民群众来到殡仪馆。在大厅旁边,专门设置了市民献花处,7时不到,已有超过30束献花摆放在周围,表达着上海市民对于吴孟超的缅怀。

手捧菊花,深深鞠躬,默哀.....蒙蒙细雨中,前来吊唁的人流绵绵不绝。上海新闻广播记者看到,现场人虽多,却极有序,许多人默默地红着眼眶。

王甜甜昨天坐了6个小时的动车从湖北随州赶到上海,她眼含泪水告诉记者,再远,也要来送吴爷爷。年,当时20岁的王甜甜身患“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因病情严重,医院的结论是除非换肝别无他法,直到她来到上海遇到吴孟超院士。其实在做这台手术之前,有同事提醒吴老,这么大的肿瘤,人家都不敢做,万一出了事儿,您的名誉就没有了。听到这话,吴老回了一句,我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个吴孟超,那算什么?吴爷爷不顾众人的反对,以82岁的高龄毅然主刀为她切除了肿瘤,如今王甜甜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

是医生亦是战士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时刻精准

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何为医者仁心?他用一生诠释

何为医者仁心?

“虽无缘再见,然将铭记终生”

5月23日吴孟超院士的追思活动在他生前工医院举行阴雨之下市民自发前来悼念吴孟超院士每份花束上的留言都是满满的不舍和深深的崇敬“仁心妙手,国士无双”“无缘再见,然将铭记终生”……无法到达现场的民众通过快递等方式寄送鲜花一位医生表示灵堂里将近一半的白花是从外地送过来的22日晚到23医院负责追思活动的工作人员接到了至少上百个电话“我们专门带孩子从浦东赶过来”上海市民陈女士表示吴孟超院士逝世后她一直跟儿子讲吴院士的事迹孩子很受感动得知追思活动对公众开放孩子说一定要来送别吴爷爷“我们希望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愿他向国之脊梁学习”,陈女士说

何为医者仁心?

“没有他,我少活二十多年”

冒雨前来吊唁的人有白发苍苍的医学同仁也有年轻的后辈还有吴老曾经救治的病人及其家属一位吴孟超二十多年前的病人拉着院士家属说“如果没有吴院士我要少活二十多年”来自江苏连云港的蕾蕾和母亲回忆年,当时已经70多岁的吴孟超为15岁的蕾蕾做了肝移植手术现在的蕾蕾身体健康,还有了孩子蕾蕾的妈妈说“吴老走了中国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医学家但天上的‘吴孟超星’还在我们会铭记他”

何为医者仁心?

“只要病人需要

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吴孟超院士追思活动上灵堂响起的不是哀乐而是扣击人心的《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他生前所爱之歌从医70余年吴孟超救治了近名患者每次看望患者他总是先把双手搓热,才跟患者接触每次检查都主动拉上屏风检查完还会帮助患者掖好被角,摆好鞋子吴孟超说:“一个好医生,应该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病人”他曾把自己比作战士“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年过九旬的他每周仍坚持做3台以上的手术年,97岁的吴孟超退休了他在退休感言中写道“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披肝沥胆,医者仁心让我们一起送别吴老综合自央视新闻、上海新闻广播(作者:车润宇、姚轶凡、盛陈衔、赵宏辉、吕春璐、顾隽洁)、上观新闻(作者:张骏、曹飞、王闲乐)、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楚天都市报等责任编辑:唐昱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zz/8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