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绿皮书,我想给年的凯迪拉

今天是飞碟擎报局陪伴你们的第天,全文字,阅读全文约需7分钟。

昨天,马达我为了提升自己的文艺细菌,终于补看了今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GreenBook)。当我看到电影里那辆凯迪拉克年款DeVille,风骚的颜色(不是绿是水鸭色),拉风的外形(火箭尾),唤起了我想冲进银幕里盘它的冲动。

图片截自于电影《绿皮书》

《绿皮书》并不是第一部把凯迪拉克年款DeVille搬上大银幕的电影,年上映、年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逃离德黑兰》(Argo),以及在去年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水形物语》(theShapeofWater),里面都出现了这款经典车型。

《水形物语》里的款DeVille,图片截自于电影

《逃离德黑兰》里的款DeVille,图片截自于电影

尤其是在《水形物语》里,编剧和导演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像马达我这种没文化的夸一辆车好,撑死了也就是来几句:

“卧槽!”

“移动的沙发啊!”

“汗血宝马啊!”

但是人家《水形物语》的编剧和导演两句话,就把评价给升华了:

“装上轮子的泰姬陵”

“这辆车代表的是未来”

装上轮子的泰姬陵,泰姬陵有多豪华就不用我说了吧

代表的是未来,这逼格,啧啧……

为什么这款车让美国人如此为之疯狂?老美最喜欢的大V8大马力绝对是标配不用多说,款DeVille采用V8发动机,匹马力,放在现在都可以称得上是一辆“怪兽”级的轿车。

而且这款车拥有空调、电动车窗、电动座椅这些高配,别忘了那可是年,马达一回想起90年代小时候坐的那辆闷热的小破车,还是手摇车窗,就浑身瑟瑟发抖。

怪不得,《水形物语》的编剧和导演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但是吼,马达我要说但是了。

凯迪拉克之所以受到三部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青睐,成为那个时代(三部电影故事的时间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最佳注脚,其原因是那个时代的凯迪拉克真的强大,不仅是在外观设计和动力上,各种科技也都是领先一步。

年,凯迪拉克用上了V8发动机,拥有高达的马力,这是什么概念?年,日产推出了一款汽油版的皮卡,V8发动机,匹马力,就敢用创世神命名,管自己叫“泰坦(Titan)”,但是跟早它几十年诞生的DeVille比,也只能算个弟弟。

这个大家伙就是日产Titan

之所以马达说想给年的凯迪拉克颁个小金人,而不是现在,那是因为如今的凯迪拉克,虽然销量还说得过去(至少比通用同门雪佛兰、别克活得好一丢丢),但是早已不复当年雄风。目前旗下的车型,除了ATSL还算得上“小钢炮”以外,其他车型……嗯……

XT4更像一个小鲜肉,CT6更像家里大表姐(毕竟就是大表姐代言的)。

我知道你们都想看大表姐

说实话,从外观上面来讲,凯迪拉克的车型确实都还不错,但是在动力和科技方面,跟老字辈儿的DeVille相比,真的少了那种“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凯迪拉克并不是没有强大的动力总成和先进的科技,他的V系列BlackWing和闭缸技术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是BlackWing基本上不会在国内出现,而闭缸技术,则更像是为了排放的一种妥协。

凯迪拉克BlackWing

如今的凯迪拉克,已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阵地,不再继续发展让自己发家的强大动力,而是转型向智能科技(自动驾驶)和人机交互方面。

马达我并不确定这个是不是凯迪拉克应该有的方向,因为在这个领域,他的竞争对手奥迪、宝马们已经领先了至少一个身位。正是这种别人干啥我干啥的#Metoo策略,让凯迪拉克的市场前景并不是那么明朗。

当然,马达还是要说句公道话的,这事儿也不能全赖凯迪拉克或者通用。毕竟,咖啡(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CAFC)不好喝,国六不留情。

大家都对哪些电影里的汽车印象深刻?

评论告诉马达哟~

PS.最近好片儿那么多,你们以为马达看了《绿皮书》就完事儿了?下一期,我们来聊聊《惊奇队长》里的那些经典车型!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END

声明:本文章(包括图片)为飞碟擎报局原创,包括其完整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及其维权权利均归属本号享有。如欲转载,请先与本探员联系授权。

喜欢我们就点个好看转个发再走呗

探员马达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zz/9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