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对于运动健身很重视,经常看到身边有运动达人,有人是为了健身,也有人是为了瘦身,不管是抱着什么的目的,在运动过程中不少人会进行高强度运动。一些懒人或忙人也好这招,因为既可以告慰自己说锻炼过了,又不用吭哧吭哧运动那么长时间,却能达到很大运动量。
但是,在做这些剧烈运动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了。不然盲目加大运动量,用力过猛,心脏负荷过大,就容易导致意外发生。那么,到底怎么判断自己身体的运动承受范围呢?
据医生介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骨骼肌肉功能等,知道能力水平才能最大化降低运动风险,而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目前唯一能够在一次测试中全面评估人体多系统功能的临床检测技术。
医生建议在运动训练或比赛前除心脏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外,必要时进行心脏超声、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检查,以规避潜在的运动风险。
心肺运动试验只要“骑骑车”就做完了
在开始测试前,医生会给你带上十二导联心电图、血压计、血氧仪,还有戴上呼吸面罩,静息3分钟后,就需骑上特定的“脚踏车”。
先是热身踏车3分钟,接着医生会逐渐加大踏车的阻力,直到你踩不动为止,最后再静息观察6分钟就可以了。
整个过程中,医生会持续检测心电图、血压、肺功能、摄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等代谢指标,客观全面地评估心肺功能,观察处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源性猝死相关因素,是否存在外周血管疾病、肺部功能受限等,这样就可以科学地制定运动处方,避免因运动过度对心血管造成损害。
能不能做剧烈运动要看检查结果
心肺运动试验后,医生会给到你一个代谢当量数值(MET),可以根据自己的检查结果,对照下表看看自己能做什么强度的运动,进行运动风险评估。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心肺运动试验
有这些疾病的患者不可以做心肺运动试验: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未得到控制的心律失常,且引发相关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活动性心内膜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失代偿;急性肺栓塞或肺梗死;急性非心源性疾病,可能会影响运动效果或运动可使其加重(例如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运动能力怎么样,赶紧去做个心肺运动评估吧,听听专业医生的建议。
●导致血管瘤发生的病因有哪些?和准妈妈有关吗?
●DSA下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血管瘤的王牌利器之一,其有什么优点呢?
●继续为患者谋福利,元旦知名血管瘤专家秦中平教授医院为患者会诊
●医院关于疫情期间患者就医须知公告
▍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转发是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公益宣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记得点“在看”分享扩散让更多人看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