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X女士在一次体检时被发现患有肝血管瘤(大小3~4cm)。考虑到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且通常生长缓慢,当时的体检医生告诉X女士随访即可,无需处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X女士在定期随访中发现肝血管瘤确如医生所言,生长缓慢,且其本人也未发觉明显不适,因此X女士便打算与这枚良性肿瘤长期“和平共处”,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年5月,此前的那种“和平状态”被打破了,这一天X女士如往常一样到该院复查,发现之前那个看起来“十分老实”的肝血管瘤已悄无声息地增长到了10cm以上,较上次复查时增大了足足有2~3cm,这也引起了该院外科医生的警惕,他提醒X女士:太大的血管瘤有破裂风险,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二“进退两难”
X女士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个此前一直处于蛰伏状态的“老朋友”具有威胁性。出于谨慎考虑,X女士又咨询了几位认识的外科医生朋友,却得到了的迥异答案:有人建议手术,有人却说手术风险过大、不建议手术。
这让X女士慌了神“到底能不能手术呢?”“不手术的话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呢?”“手术的创伤大、风险大,怎么办?”X女士虽然想要治疗,但又想到外科手术切除存在的风险,就这样在进退两难的窘境里一天天煎熬着。
三“乘兴而来”
X女士就这样到了年,她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听亲友提到上海十院的余松远主任擅长肝血管瘤的微创治疗,且这位余主任在患者群体中的口碑非常好。于是X女士在某问诊平台上联系到了余主任,沟通中X女士了解到,她的这颗巨大肝血管瘤是近1年来持续腹胀的罪魁祸首,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存在破裂引发出血的危险,而施行外科切除手术的创伤相对较大,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是肿瘤微创消融治疗:一根针便可搞定这颗肿瘤,且创伤小、风险小、恢复快。闻此“两全之策”,已煎熬两年之久的X女士果断地前往上海十院办理了入院手续。
入院第二天,X女士做了上腹部的MR检查,经过余主任团队专家们的系统评估与讨论后,为她制订出了一套“联合肝外科共同施行腹腔镜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年5月28日午间11点30分,这场肝巨大血管瘤“拆弹手术”开始了。余主任和肝外科孟主任两位专家的强强联合:在腹腔镜的直观引导下,将微波消融针穿刺进入瘤体内开始序贯消融,瘤体的消融区就像放气的气球一样萎缩了下来。历经2小时,该手术顺利结束,术中出血量控制在20ml以内。连在场的医务人员们都不禁感叹“原来传说中的肿瘤微创消融术对血管瘤的治疗效果这么好!”
“满意而归”
刚住进隔离病房的时候,她感觉“很紧张、很孤独”。医护人员自始至终对她悉心照料,每次帮她买送日用品时都会多聊上几句,以减轻她的焦虑情绪。而家人的精神支撑也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他们每天都会同视频通话,并告诉她:“之前已经有患者治愈了,像你这么年轻也一定能治好的。”而X女士坚强的性格也使她逐渐相信“自己一定能治好的”。
至此,X女士体内这枚巨大的“定时炸弹”已基本拆除完毕。术后第2天,X女士便可下床活动,第3天时已行动自如,而此前上腹部的胀痛和压迫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为进一步确认这台多学科联合新术式的治疗效果,X女士进行了术后复查,MR检查结果显示术后肝左叶肿瘤区域已完全无增强。根据术后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术后第4天X女士已基本恢复,在家人的迎接和陪护下顺利办理完出院手续,满心欢喜地回家了。
MR影像对比▲术前(图左),MRT1加权冠状面肝左叶被巨大血管瘤占据,压迫胃与?二指肠,肿瘤大小12.8×9cm术后第4天(图右),MRT1加权冠状面肿瘤明显萎缩,周围器官压迫解除,肿瘤大小缩减为8.9×5.5cm▲术前(图左),增强MR横断面显示肿瘤周边结节状与环状增强,逐渐向内填充术后(图右),增强MR横断面显示肿瘤无增强上海十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
余松远主任科普时间
Q1
得了肝血管瘤有没有危险?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来说生长较缓慢。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压迫周围脏器从而引起出现相应症状。特别是对于10cm以上的肝巨大血管瘤,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等,有破裂出血的风险。
Q2
肝血管瘤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当肿瘤小于5cm并无特殊症状时,一般无需处理。
当肿瘤大于5cm以后,可选择手术切除或者微波消融术对进行干预。
因此余主任特别提醒广大患者:瘤体最大径为5~10cm之间时,是血管瘤选择微创消融治疗的最佳时机。
Q3
余主任您好,我是一名肝血管瘤患者,
医院医生认为血管瘤破裂机率较小、不建议手术。
对此您怎么看?
临床上认为肝巨大血管瘤破裂的病人较少,这实际是对肝巨大血管瘤破裂机率的低估。
我身边就曾发生过一例巨大血管瘤病人因延误治疗发生破裂的病例:当血管瘤还较小时,很多医生都说不用治疗,但多年以后血管瘤便长到了20多公分,这医院求医时都被以手术风险过高而拒绝收治,患者无奈下值得选择长期居家以减少活动,但还不幸在一次并不大的颠簸后引发血管瘤破裂出血,据当时接诊的医生回忆,出血状况如大坝溃堤,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20分钟左右,甚至都没来得及将患者送上救护车,至今每当回忆起这个病例时仍觉得万分惋惜。
因而,并非巨大血管瘤破裂导致的死亡病例数较低,而是很多因巨大血管瘤破裂而死亡的患者由于并未被纳入统计,因而给部分医生造成一种该病“比较安全、死亡机率小”的错觉。
Q4
对于肝巨大血管瘤,微创消融术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在哪里?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病变。当其较小时,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切除瘤体及其周围肝叶组织,创伤大、风险高,有些得不偿失。当瘤体过大时,无论是外科切除、介入栓塞或微创消融治疗的风险都极大,术后肝功能也会受到相应影响。
因此,针对直径5cm左右的肝血管瘤,我们建议采用超声引导下药物硬化治疗或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可最大程度发挥两者精准微创、简便安全、恢复快的优势。
对于大于10cm血管瘤,若瘤体生长于肝内,我们可对其分次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若瘤体裸露于肝表面,我们设计了一种腹腔镜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新术式,可在消灭瘤体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存其周边的正常肝组织。
因而,对于大于5cm或者有压迫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微创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
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余松远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和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35年。开展各类肿瘤微创消融,囊肿硬化,碘粒子植入等治疗过万例,是国内早期开展甲状腺结节、肝肾肿瘤、肺结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瘤、血管瘤、肌肉骨肿瘤等多脏器介入消融及介入病房管理的资深专家之一。擅长为传统方法难治或无治的中晚期肿瘤制定个性化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和生存体验。
荣获“中国微波消融大师”等称号,被患者评为“我心目中的好医生”。门诊时间:周一、四、五上午,周二下午
门诊地点:上海十院门诊5楼54诊区
文案|张会丽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陈臻
审核|张一峰杜豆
温馨提示
路途较远,较急的患者如需临时加号,可以通过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