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医案——血管神经性头痛案
宫某某,女,59岁。于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头痛19年,加重2周。
现病史:诉平素劳累过度,烦躁易怒,19年前出现头痛,晨起两太阳穴持续胀痛,持续数分钟缓解。近两周劳累后,头痛加重,伴发胸闷、气短。曾服中药治疗,效不佳。纳可。长期失眠,多梦易醒,醒后再难眠,眠不解乏。便秘,一日一行,不畅,质干,小便利。刻下,测得心率次/分。身高cm,体重90kg。舌白,脉弦细。
既往史:“高血压”史20年,诉最高Bp/90mmHg,现口服“珍菊降压胶囊1/次,3/日,硝苯地平片1/日。”
西医检查:刻下测得Bp/90mmHg。
西医诊断:1、血管性神经性头痛。
2、高血压病。
中医诊断:头痛。
中医辨证:肝阳上亢夹血瘀
中医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10g,钩藤10g,栀子10g,黄芩10g,决明子20g,益母草10g,
怀牛膝10g,杜仲10g,茯神10g,夜交藤15g,枣仁20g,白芷10g,
川芎10g,元胡10g,柴胡10g,七剂,水煎,日一剂,早晚服。
二诊(年11月13日):服药后,头痛减轻,余症大减。舌淡白,苔白腻,脉弦数。刻下测得Bp/85mmHg,心率次/分。用11月6日方,继服七剂,水煎,日一剂,早晚服。
三诊(年11月21日):服药后,诸症好转。刻下测得Bp/80mmHg。用11月6日方,继服七剂,水煎,日一剂,早晚服。
四诊(年11月29日):服药后,诸症消失,食欲大增,体重增加,现体重kg。用11月6日方,继服七剂,水煎,以巩固疗效。
五诊(年12月6日):服药后,诸症悉除。刻下测得Bp/85mmHg,心率80次/分。改用自拟头痛宁丸,以善其后。
按语: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患者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患者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是一个最常见的症状,祖国医学冠之以不同的名称,如“头痛”、“首风”、“头风”、“脑风”、“真头痛”、“雷头风”、“巅顶痛”等。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无论是外感诸邪或内伤诸症,但头痛病因复杂,常见有十二种头痛证型,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头痛,肾虚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少阳头痛,肝郁头痛,寒厥头痛。本案是肝阳上亢夹血瘀之头痛,顿先生拟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之法为治,五诊诸症悉除。
杏林纪实(第二期)
杏林纪实(第二期):头痛患者效果明显
专家介绍
顿宝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十大名师,出生于医学世家,师承国医大师王绵之先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深造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医学硕士学位。先后任中华医学会方剂学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系主任、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副院长、医院名誉院长。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多次参加全国中医学术高端论坛并作报告,发表《论输转气机法在湿温病治疗中的意义》等学术论文80余篇,公开出版《中国医术名家精华》等学术专著14部,承担《复方降压胶囊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中医疑难杂症方面有较高造诣。用药独特、处方严谨,疗效颇佳。
本案选自著名中医教授顿宝生老师精选医案
文案编辑:张郭轩
医案整理:张郭轩
网络编辑:张郭轩
医案复核:杨行
视频拍摄:张郭轩
视频编辑:张郭轩
责任编辑:张郭轩杨行姚亚莉
素材来源:杏林医术中医素材库
往期回顾
●常见疾病之头痛●常见疾病之高血压●名家医案——高血压、糖尿病案
●煎药的正确方法
●名家医案——冠心病、心绞痛案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