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国际歌送别毛主席的好战士

他是毛主席培养的好战士!星星之火必将代代相传!

他是新中国外科医学的一座灯塔,他是无数身患绝症患者的最后希望。22日,山河震荡、国士陨落,“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走完了传奇人生,享年99岁。他爱党爱国的底色、心系病患的情怀,将永远铭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5月23日,风雨如晦,吴孟超院士的追悼医院举行。

很多上海市民自发冒雨前来吊唁,追悼会上,吴孟超院士的灵堂响起不是普通的哀乐,而是《国际歌》。

很多人说,听到这个,一秒钟“破防”了,是的,这才是送别一个共产党人最好的歌曲。吴老是党员、是医生、也是战士,他的一生,是救死扶伤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吴老一生践行“尽医生责任,不辜负党的期待,为病人多做事”誓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19

当年的方志敏、瞿秋白、陈乔年,都是唱着这首歌走向刑场,走向断头台的。

今天真正的共产党人,晚年的时候,都是和革命同志、革命伴侣唱着这首歌度过余生的。

我见过两个老同志泪流满面拍着桌子唱着“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我也见过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四目相对轻声对唱“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从审美上来说,《国际歌》也是全世界最好听的音乐之一,无论你是大声歌唱,还是低吟浅唱,无论是交响乐、钢琴、手风琴、口琴还是唢呐长笛,都各有各的味道,可以壮怀激烈,也可以悠扬抒情。这首歌既可以在阳光下催人奋进,也可以在狂风暴雨中激励战斗,可以在夕阳下追忆一个钢铁炼成的故事,也可以在满天星斗下畅想一个天下大同的未来。

吴孟超院士从事的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事业,他活着,就是为了大多数人而活。

他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院士曾这样说:“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是我最大的幸福。”如今这匹不知疲倦的老马走了留下一串数字:他主刀多例手术救治多名患者一双神奇的手这是一双白皙柔软的手,长约14厘米,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向弯曲靠拢。内行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外科医生常年握止血钳,手指发生变形的结果。正是这双手,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的无数个第一,把万千病人拉出了生命的绝境。

年,吴孟超回国后考取了同济大学医学院,成了“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学生。

“我的一举一动他都写下来,非常勤奋,非常刻苦,非常聪明,对病人非常了解。”裘老曾连用4个“非常”形容他的得意门生。

年新中国成立时,吴孟超大学毕业,正式成为一名医生。面对当时我国肝癌高发、防治一片空白的情形,吴孟超决心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吴孟超等“三人小组”首次提出“五叶四段”肝脏结构理论,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

在那个条件极为艰苦的年底啊,吴孟超尝试将乒乓球剪碎后,泡在丙酮溶液里,溶化后灌入肝脏,再用硝酸腐蚀掉肝表面组织,做成了珊瑚礁状的肝脏血管标本,这是中国医生第一次,清晰看到肝脏内的血管分布。

经过4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吴孟超终于在年成功制作出第一具完整的中国人肝脏血管铸型标本。

他的手术技巧,被晚辈的医生们称为“魔鬼级”。吴孟超把肝脏掌握的太透彻了,他熟练的就像那个可以解牛的庖丁,闭着眼睛就能摸出肿瘤的占位和其他脏器的位移。

在手术台上,吴孟超全神贯注的典型动作,是他两眼微微望向天花板时,这时他的手已在病人的腹腔里直奔那个有病的肝脏而去,手指一掐,血管的出血停止了。所有手术人员在这时大气都不敢喘——谁都知道,这是整个手术的最关键点。

这双手,就是吴孟超的眼睛。他的手长14厘米,不算太大,但行内人一看就知道是外科大夫的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向弯曲靠拢,像鹰爪一般,是一辈子用力握手术钳所致。就是坐在那儿,吴孟超也会在跟人谈话时,不自觉的把手指捣来捣去的做手操——吴孟超最怕这双手出问题。

年,吴孟超为一名仅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那颗瘤子重达克,体积竟比婴儿的脑袋还大,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记录。

吴孟超还有一项世界纪录保持至今,无人打破。年,安徽农民陆本海挺着个像临产孕妇一样的大肚子来求治,被吴孟超诊断为肝脏巨大血管瘤。血管瘤像个马蜂窝,满满一包血,一动造成破裂就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吴孟超下了手术的决心。

中午12点开始手术,整整做了12个小时,才把那颗巨大无比的瘤子切掉。切下来的瘤子重18公斤!术后,几个大夫疲惫的几乎抱不动那个瘤子,最后还是一位身强体壮者,蹲着马步把它抱了起来。

那个农民至今还好好的活着。同行们说,别说是那个年代,就是现在,这个手术的难度也大的可怕。

实际上,吴孟超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是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

他主刀完成了我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

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

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

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

他也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36斤的肝海绵状血管瘤,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镜下直接摘除肝脏肿瘤的手术,

他为一名仅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

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设立以来医药卫生界第一个摘得该奖项的科学家,他有力地说道:“我会把一生的精力贡献给医学和科学!”

05:27

“我老了,能工作的时间不多了,培养出超过自己的接班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对我最大的奖赏。”吴孟超不但医术精湛,他还培养出来了一大批肝胆外科领域的“接班人”,在他的培养下,一批以院士、长江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人才梯队脱颖而出,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大多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手术要会做,经验要会写,上课要会说”,裘老的教诲,吴孟超至今也没忘,“正是裘老的精神品质,一直鼓励着我走到现在,他怎样要求我,我也是怎样要求我的学生的”。

“我已经90多岁了,还能做多久?不知道。因此,我们要赶紧建立平台,借助平台快培养人才,快出人才。有了人才、有了平台,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就能开展下去,20年、30年、40年总能解决问题吧?到那时候,我在天上看……”

吴老是97岁退休的,也就是说,在两年前,他还战斗在无影灯下,在退休之前,他每周至少三台手术,在96岁生日的那天,他依然在手术台上工作。

退休的时候,他说:“现在看来,回国、学医、参军、入党,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永远感激党和国家,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教育培养。”

共产党人的葬礼上,用《国际歌》总结他战斗的一生,激励同志们继续向前,再适合不过了。若理想已经实现,这是胜利的乐章;若革命尚未成功,这就是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号角。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那些拿镰刀,拿斧头,拿锄头,拿笔杆子,拿枪杆子,拿手术刀的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是在干革命,都是在战斗。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福德散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ss/8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