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心血管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几种危险因素中度升高时,对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可超过单独一种危险因素高度升高造成的危险。高血压病人在治疗高血压时,不仅应该控制其血压水平,使其达标,同时还应考虑存在的其它危险因素。心血管发病的其它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年龄

心血管发病随年龄而升高。如北京35-74岁居民,年龄每增长10岁,冠心病发病率增高1~3倍,脑卒中发病率增高1~4倍。这是由于多数危险因素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虽然年龄越大增高的速度有所减慢,但由于老年发病率高,故绝对危险仍很高。

性别

男性心血管发病率高于女性,我国14个人群监测5年结果显示,25~74岁男性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女性的1.1~6.2和1.2~3.1倍。但60岁以后性别差异缩小。

吸烟

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10组队列人群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1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高21%。北京资料表明,吸烟总量每增加1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就增加4倍。

血脂异常

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首钢男性职工中,血清TC~mg/dl者,冠心病发病危险为TCmg/dl者的2倍,mg/dl者的发病危险为mg/dl者3倍。

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人群体重指数(BMI:kg/m2)水平虽低于西方,但近年来增长较快。我国人群BMI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基线时BMI每增加1kg/m2,冠心病发病危险增高12%,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6%。提示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明确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据年20余万人调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和糖耐量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5%和3.2%,比10年前增长了3倍。2年调查也提示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比年增长39%。糖尿病患者的BMI,腰臀围比例,血压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者。我国资料还显示,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心血管病的许多危险因素显著相关,如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血清胆固醇和高尿酸血症等。大庆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组冠心病发病人数是糖耐量正常者的10倍以上;餐后血糖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餐后血糖高易患冠心病。

C-反应蛋白

不少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发病有关,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预测的能力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一样强。

缺少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减少是造成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和广州郊区农民的随访研究表明,转向乡镇企业当工人或非农业劳动的农民与持续田间劳动者比较,BMI显著增高,心血管其它危险因素也显著增高;缺少体力活动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生危险。

心血管病病史

有心血管病家族史,患者本人有心血管病史(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等)或肾脏疾病史者,均可增加心血管病发病危险。









































白癜风病因都有什么
白癜风不能吃的食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zz/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