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性心梗患者敲响秋冬季急性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些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根据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且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心梗患者万例,每年新发生约60万例,如未能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在30%以上。更严峻的是,发病率飙升的另一面,却是我国急性心梗救治效率较低下。据统计,患者就诊延迟已成为影响抢救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在发生急性心梗后的分钟内开通血管,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对于患者减少心脏破裂、室壁瘤、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急性心肌梗医院就诊的平均耗时约10个小时,尤其是在地方医疗技术缺乏的过去,很多急性心梗患者把宝贵的抢救时间都浪费在了转诊的路上,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抱憾。年1月4日,医院、医院、医院联袂打造胸痛中心,在怀仁市率先开展介入诊疗,为急性心梗患者开通生命急救的绿色通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即享受到便捷式医疗服务。

秋冬季是急性心梗的高发期,仅10月中旬一周内,医院已成功救治4名急性心梗患者,最后一台手术于今日11:40结束,他们当中最高龄的74岁,年纪最小的53岁。

前降支近端次全闭塞

患者李XX、男、56岁、怀仁新家园镇**村人。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持续1-2分钟自行缓解。在此期间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于饱餐后明显,发作时间从最初的1-2分钟发展为3-5分钟,1月内频繁发作,但是一直没有进行检查及治疗。4天前,疼痛的症状再次来袭,较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疼痛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间隔10-20分钟发作一次,一天下来发作了3-5次,担心不已的李XX医院就诊。

心内科接诊后急查心电图、心梗三项,行冠脉造影示:1.前降支近端次全闭塞,中段狭窄70%;2.回旋支未见异常;3.右冠近中段弥漫性斑块;于前降支植入2枚支架,第一对角支球囊扩张,完全血运重建,血流TIMI3级,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心梗三项检查结果

术前术后对比图

转院来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患者沈X、男、53岁,3天前出现胸痛,疼痛部位在胸骨前,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近3天以来发作逐渐频繁,疼痛性质加重。

年10月13日晚19时,患者再次突发胸前区疼痛,家医院,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梗!

不用医生多说,家人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这必须马上手术治疗,一刻也耽误不起!可从发病到现在已经2个多小时了,医院恐怕来不及,经亲属提醒医院已成功开展多例急诊PCI,21:40家属拨通了医院急救热线......接诊后,医院急诊科救护车立马出车,同时通知介入诊疗中心做好手术准备......

21时51分患者进入医院急诊科......

22时29分导丝通过,球囊扩张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门球时间为38分钟,术中LCX中段闭塞,植入支架一枚,患者胸痛症状即刻缓解。

术前术后对比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患者魏XX、女、74岁、怀仁市人。

年10月15日,于凌晨3点无明显诱因突发胸、背、双上肢疼痛,疼痛剧烈,持续10分钟后症状缓解。凌晨6点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疼痛持续且伴有冷汗,故于7时30分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立即行床旁心电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检查结果

紧急行急诊PCI,8时10分导丝通过,球囊扩张闭塞血管,恢复血流。门球时间40分钟。术中示:前降支弥漫性病变,最严重狭窄处达95-97%,回旋支中段闭塞,近段狭窄70-80%,第一对角支开口处狭窄99%,右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最严重处狭窄约70%。经患者家属同意后于开通回旋支闭塞段,并串联2枚支架,手术顺利,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术前术后对比图

同仁分院接诊开通绿色通道急行PCI

患者周XX、男、57岁、居住于怀仁市同仁家园。

12点,周XX在家中吃饭时突感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样疼痛,伴有气短、出汗、肩、胸背部疼痛,持续20分钟疼痛的症状都未见缓解,故自行口服“去痛片”予以缓解,去痛片是喝了,但是疼痛的症状仍然未见缓解。

下午2点多,疼痛的症状再次出现,且有加重的趋势,周XX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同仁分院就诊,经周XX描述,同仁分院行常规检查,发现患者血压/mmHg,心电图ST下移,异常Q波1aVL,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4:23分院联系总院开通绿色通道......

心电图检查结果

救护车抵达总院绕行急诊直接进入导管室

15时周XX由救护车转入总院,绕行急诊,于15时02分进入导管室,冠脉造影示:回旋支近端闭塞,术中决定行PCI治疗,于15时35分恢复病变血管血流,植入支架一枚,患者胸痛症状即刻缓解。

术前术后对比图

警惕秋季心肌梗死高发

?1.“心梗”也有季节性

作为冠心病五种类型中最凶险的心肌梗死,发病的外因多为冷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加上严重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在血小板聚集后形成血栓,因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这种现象,表面上看与“冷”直接相关,但仔细分析,是与气温的变化(也就是“降温”)密切相关。

?2.95%以上系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触发心肌梗死

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

在此基础上,一旦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造成心脏不能正常工作,出现休克、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如果救治不及时,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3.三分之二的病人有先兆,常表现为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约2/3的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

疼痛也是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心前区,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的则有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也可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分钟甚至长达十余小时。

?4.“心梗”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祸首”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年轻人患冠心病甚至引发急性心梗乃至猝死的主要原因。专家表示,引发冠心病并最终造成心梗的因素有许多,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肥胖及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均为高危人群。

长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酗酒也是引发冠心病的直接诱因,而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年轻人若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年纪轻,与心肌梗死这种“老年病”沾不上边,医院就诊,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5.“心梗”易复发,防范措施要做好

调查显示,心肌梗死的复发率高达8.7%~29.6%,多发生在发病后两年内(占总复发病例的1/3~1/2),相当多的病例可再次或多次复发,且每复发一次,病情就会加重一次。因此,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急性心梗就来医院

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是集介入门诊、病房、手术为一体的临床一线科室,装备了日本岛津血管造影机及先进的配套设备,可以满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外周介入治疗的各种需要,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室现有医生、护理和技师团队10余人;开放病床30余张,诊疗设备先进、专业划分明确、学科特色鲜明,广泛开展各项常规及疑难介入诊疗项目:血管造影术:头颅、心脏及四肢的动脉、静脉血管的影像诊断。通过DSA能更清晰显示血管影像,达到诊断目的(包括有脑血管造影,四肢动脉造影)。血管内药物灌注术。血管内栓塞术。生理腔道成形术。医院、医院、郑大一附院、同煤总院、医院等平台,长期聘请国内著名介入专家担任技术顾问,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勇于实践、勤于思索、敢于担当的微创介入学科团队,开通24小时介入急诊救治绿色通道,竭诚为广大病患提供最优质的微创介入诊疗服务。

介入专家团队

聂斌副主任医师、心医院从事心内科的临床与诊疗工作,在各种心血管急症、重症的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分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能够熟练行冠状动脉旋磨治疗及多种腔内影像学操作,独立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余例。在从事临床和介入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发表SCI论著多篇,参编学术著作十余部。

昃峰副主任医师

医院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心律失常专业,主要为心脏起搏及射频消融。目前已独立完成起搏器(包括ICD、CRT、CRT-D)、室上速射频消融、房速、房颤消融及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数千例。

社会职务: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及起搏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心电学会青年委员。

参与编著《中国心律学》、《新概念心电图学》、《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电极导线拔除学》、《心律植入装置感染与处理》等书籍。

马峰主任医师

山西医院

从事心律失常专业,主要为心脏起搏及射频消融,独立完成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数千例,在山西省该专业例数居首位。

社会职务:

山西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和心电生理分会全国委员等职务。

完成省级科研课题四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刘利平主任医师

医院医疗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年在首都医科医院心脏中心进修学习。山西省卫生厅首批认定具有心脏病介入诊疗医师资质。

擅长: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和各类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危重症的临床诊治。常规独立安装各种心脏起搏器,完成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余例、冠心病介入诊疗病例0余例,是在心脏科开展介入技术的主要完成者及主要推动者。年较早的开展了远程心电监护;年首先在大同地区应用三腔起搏器(CRT-P/D)治疗心衰;在雁同地区率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并且推动胸痛中心建设,成立了山西省首家通过国家级认证的胸痛中心。

社会职务:

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青年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心脑血管慢病防治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胸痛委员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宏主任医师、教授

医院心内科主任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症的抢救,尤其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诊治和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室上速射频消融术、临时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方面享誉雁同大地。

温超主治医师

医院神经内科

擅长:神经介入及各种脑血管病的诊治。

社会职务:

山西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青年会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常务委员。

太原市医学会神内专委会委员。

太原市医学会神经学青委会委员。

医院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组组长,多次获得院级先进个人等荣誉。

何秀芬副主任医师

医院心内科主任

毕业于长春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院、五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同煤总院心内神内介入科进修学习。

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心脏介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脑梗塞的诊疗,尤其对高血压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诊疗有独到之处。

夏富彭

医院介入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主修心血管及综合介入治疗,可熟练全面开展各种常规及疑难疾病的介入治疗(冠脉造影支架植入;布加氏综合征;脑血管病诊断治疗;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支架、粒子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取出);肿瘤(肝癌、肺癌、食道癌、胆道系统病变等)、妇科(子宫肌瘤、输卵管不通、卵巢癌等)、血管病变(产后大出血、泌尿系出血、消化道出血、下肢动静脉栓塞各种血管瘤等)的介入治疗。

社会职务:

河南省介入医师会委员。

河南省介入放射学委员会委员。

中部介入放射协会青年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ianz.com/glzz/7032.html